老残遗恨                后   记  


                                     
                               一

    天下人知有文学名著《老残游记》而赞不绝口者,近百年来何止千万,但能熟知著
者刘鹗身世的则寥寥无几,坊间虽有研究资料刊行,究竟流传不广。

    刘鹗(公元1857——1909年),字铁云,原名孟鹏,是晚清光绪年间的传奇人物。
他出身道台公子,经过商,行过医,治过黄河,做过小官,又长时期担任洋务买办,生
活豪侈,手面阔绰,从不曾想到要写小说。既非一个寒儒,科举落第泄胸中积愤于笔端,
又不是破落了的豪门子弟,寄居荒村寒舍,多年孜孜苦写,追怀昔日的过眼烟云。他写
《老残游记》,十分偶然,十分潇洒,兴到即写,写了即放,断断续续,时而为之,却
不料因此而成佳作。

    刘鹗在小说写作上一举成名,事业上亦煊赫于一时。他以布衣之身,却能外连洋人,
内通王公将相,呼风唤雨,神通广大,洋人往往只知刘鹗,而不知有地方巡抚。每到一
地,外国领事待如上宾,朝廷亲王、军机大臣、提督军门中也有人为刘鹗奔走效劳。刘
鹗生当晚清从近代向现代过渡的变革时期,现代经济思潮逐渐侵入对外半开放的中国,
门似开而未全开,你说门开得太小了,有人却气急败坏地说门开得太大了,新旧经济、
新旧思想激荡分化,尖锐复杂,朝野官民各有各的看法,刘鹗站在这个时期经济开放的
第一线,虽具有超时代的经济思想,在洋务事业上也是个开风气的人物,可惜不为世人
所理解,又不能谨身自洁,不免成了众矢之的,卑职、通缉,最终以流放新疆致死而结
束他传奇的一生。

                                       二

    1991年7月,拙著《怨萧狂剑》(即《龚自珍》)脱稿后,湖南文艺出版社小说室主
任李渔村同志提议我写刘鹗,他对刘鹗的传奇经历,卓越成就和悲剧命运,表示了强烈
的兴趣,两人见解不谋而合。无奈当时仅有一册二十回本《老残游记》,其他一无所有,
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困难重重,至10月上旬才算有了眉目。

    因刘鹗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历来评价不一,下笔必须格外慎重。我与过去一样,抱
着严谨的治学态度从事写作,对待一切史料,首先辨别其真伪及是否客观公正,纵横考
证,决定取舍。在创作过程中,纠正并补充了过去资料的一些疏漏不实不确之处,摒去
世代相传刘鹗死于冤家仇人之手的狭隘的就事论事的“冤仇说”,而从宏观上新旧思想
冲突这个角度不偏不倚客观地写出了刘鹗致死的原委,还原出一个有血有肉,有才干有
贡献,而又有缺点有过失的刘鹗本来面目,或可为刘鹗生平研究迈前一步。

                                       三

    历史小说究竟不同于历史,不但允许艺术虚构,也必须有适当的艺术加工方才能够
融历史于文艺作品,丰富故事内容,突出人物性格,渲染典型气氛,强化感人力量,因
此书中许多人物和主要情节是真实的,而细节是艺术处理的,刘鹗几位夫人的闺名也都
是虚拟的,不过是为了便于称呼,我想读者会理解这一点。

    书中塑造了一群人物的艺术形象,除了主角刘鹗,作者着重写了刘鹗眷属衡氏若英,
大哥孟熊,三姐素琴,男仆李贵,山东巡抚张曜(《老残游记》中的庄宫保),河道总
督吴大澂,以及其他许多王公大臣,也写了《老残游记》的写作背景、人物原型和小说

诞生过程,又化费了一番心血,细致地描写了河南、山东两省黄河决口闹灾的场景,以
帮助读者对小说的理解。

    通过刘鹗一生的传奇生涯,也描绘了晚清末期政治和社会风貌,丰富了近代史上的
一个侧面。

                                       四

    本书于1991年10月18日动笔,每天约写二千字左右。舍间局处上海市区最南端,高
楼大厦林立于田野农舍之间,乡人称之为“农夹居”地区,南临淀浦河,河上长虹凌空,
名曰“长桥”,所以地以桥名。远离城市,空气清新,少有烦扰,是潜心写作的好地方,
贱躯亦尚争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无间歇,于1992年6月完稿,得字42万,又经修改,
定稿为35万字。

    本书初稿完成后,曾选录最后一部分,题为《老残之死》,自1993年9月7日至10月
27日连载于上海新民晚报,因而结交刘鹗之孙,福建师大刘蕙孙教授,罗振玉之长孙、
吉林大学罗继祖教授,及钟笙叔之女钟珍女士。刘、罗两位都是卓有成就的硕学鸿儒,

钟女士的书法亦娟秀可观,有机会向他们请教老一辈的往事,甚有裨益。蕙孙先生高龄
茂德,函询旧事,知无不言,得以补阙纠谬,又托女公子德焕女士来沪之便,惠赠宏篇
大著,盛情可感。

    《老残之死》在报章连载后,读者为刘鹗不幸流戍边疆而死流下了同情的热泪,相
信全书出版会更引起读者的兴趣,刘鹗地下有知,当可泯去遗憾,欣然长眠了。

                                      寒波
                                  1994年9月8日
                                 百年未遇的炎夏
                                 之后于上海长桥
 

                                 回目录  在线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