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子龙文集

               访蒋子龙:作家——在路上

2004-7-15    

蒋子龙,1941年生于河北沧州。当过工人、厂长秘书、工段长、车间主任。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有短篇小说《机电局长的一天》、《乔厂长上任记》,中篇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锅碗瓢盆交响曲》,长篇小说《蛇神》、《人气》、《空洞》等。

记者:作家不是一种专业或职业,作家不应该只是体验生活,他本来就在生活中;可是现在有很多作家离开了生活,只是关在书斋里搞创作或下基层体验几天就写中篇长篇。您认为作家和生活是怎样一种关系?

蒋子龙:作家脱离生活,闭门造车,写出的作品缺筋骨,缺思想,缺行动,我赞成把这种现象叫做精神的软死亡。真正的作家应该没有“家”,他的灵魂、他的精神应该在路上,在行动中。如果一个作家安于有家了,他的精神就死亡了。作家不参与,不到现场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老是坐在家里开发自己,肯定不行。

经常有人问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作家?我的回答是,第一要对自己有一个定位。要发掘你的优势。文学要表现真实、新鲜、有个性的东西。比如阿来的《尘埃落定》,它的题材占优势,别人写不了。当一个社会越是奢华、虚浮的时候,那些沉甸甸的东西、真实的东西就越有价值。在今天的文学创作中,现实主义仍占很大比重。古今中外的文学史所记录的就是作家和现实的关系。我相信,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那些静下心来的作家最终能胜出。

第二,作品要有精神的含量、文化的含量、思想的含量。

现在社会上流行浮躁。流行具有很大的破坏力。有不少作家缺乏深厚积累,在瞎编,作品没有新颖的感觉。文学的感觉从哪里来?一是先天的素质,也就是天赋。二是经历。经历就是财富。三要有好的人物、好的故事。故事靠人物,人物靠行动,行动靠矛盾。现在我国一年生产750个长篇,但很多长篇一出来就被淹没了,没有走进读者的记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很多作家不参与、不在现场,所以很难制造出好的故事。有些作家下基层,浮在表面,所以写出来的东西是粗浅的。要赋予现实以文化品位,文化品位可以挖到很深。现在的很多作品,虽然是写现实,但不具现实品格。要写深层,就要挖掘,要沉潜下去。挖出来的东西就是智慧。

比方说,现在的反腐文学还只是停留在反腐的表面,一些反映非典的文学作品也只是在重复灾难,没有写出人性深层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文学对不起当代。

记者:您是以写工业题材、改革题材著称的作家,可是后来您好像转业了,这类作品也写得少了,为什么?

蒋子龙:创作风格初形成时,能够张扬个性。但当风格固定以后,就会局限作家。我从《蛇神》到《人气》到《空洞》,一直在转换路数。我说自己老是在创业。发现一个创作路子成套数了,就赶紧转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也是我的苦恼。

我常常想到中国作家的生命力。和当年相比,我觉得自己少了很多锐气,一个长篇写了多年,还写不好。外国作家不这样,像托尔斯泰,六七十岁写《复活》,雨果七八十岁写《九三年》。为什么?我想是文化的底蕴,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作家,一到五六十岁,就在心里对自己说:都到这份上了,不要勉强自己,写不出来也没关系。这等于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我在《文汇报》写过一篇《寻找悍妇》,不是真的找一个凶老婆,是要让自己更有动力。

记者:您刚才说有个长篇已写了好几年,为什么这么难产?您认为文学是永恒的吗?

蒋子龙:我非常爱护我的读者群。我可以不写或者少写,但不能得罪我的读者群。说到永恒,我认为没有永恒,只有死亡是永恒的。但表现生活真实、艺术真实和人性永恒的文学却能够穿透时空。

来源:《人民日报》
 

 回目录  在线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