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 陆文夫著

九 士别三日


  其实并不是别了三日;三三得九,整整九年我没有见到过朱自治,他大概还住在五十四号里,我与全家下放到农村去了九年。九年的时间不算太短了,所见所闻再加上亲身的经历夕足够我进十步思考吃饭的问题。在思考中度过了五十大寿。过生日的那一天,妈妈杀了一只老母鸡,开后门弄采一斤洋河大曲,闷闷地喝了几杯。三杯下肚之后突然惶恐起来,怎么搞的呐:什么事儿还没有干呐,却已经到了五十岁!解放初期我和五十多岁的老先生一起开会,上下台阶都得看着他点。在我的印象中,年过半百已经是老人了,在农民的生活中,五十岁的人如果有儿有女而且儿女都很孝顺的话,他是不挑重担的。“一事无成两鬓斑,常使英雄泪满衫!”我虽然不是英雄,却也流下了几滴眼泪。我在泪眼与醉意中胡思乱想:如果能让我重新工作的话,我第一要……第二要……简直象在做梦似的。梦也是一种预感吧夕它有时候也能实现,只是实理起来不如梦中那么容易。

  灾难过去之后,我又回到了苏州。这一次可不是背着背包回来了,一家大小,瓶瓶罐罐,台凳桌椅,农具家什装满了一卡车。我对苏州城有点不习惯了,觉得它既陌生又熟悉。大街小巷都没有变,可是哪来的这么多人哩重苏州人没有事儿并不是游园林,而是荡马路。如今,你连过马路都得当心点!在大街上碰到多年不见的熟人时,只能站在人行道的边上讲话,讲话要提高嗓门夕还不停地有人从你的肩膀上擦来擦去。大批下放并没有能减少城市的人口,却把个原来比较安静的城市涨得满满地。涨得我连个安身之处也没有了,只好借住在亲戚的家里。也好多

  这下子可以和那朱自冶离得远点,他在城东,我在城西。

  组织部的同志找我去谈话,那位同志也和我差不多的年纪。

  当年要饿我三天的老部长早已不在了,祝他安息,在“文化000”中,他在另外一个城市里“自动跳楼”。什么都懂的丁大头也不在了,他就死在“什么都懂”的上面,而我这个什么都似懂非懂的人却活到了今天……

  “组织上考虑,你还是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有什么意见?”

  我什么意见也没有,只是感到一阵心酸,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如果坐在我面前的还是老部长的话,我会和他抱头痛哭的。老部长啊,你再也用不着饿我三天了,我已经深深地懂得了吃饭的意义;放心吧,丁大头,我再也不会硬把白菜炒肉丝塞到人家的嘴里。我要拚命地干,我要把时间放大三倍,一份为了老部长,—份为了你……

  “不要激动,过去的都过去了,困难还在前面。”

  我点点头。这是用不着说的,每次灾难都是首先影响到吃饭;灾难过去之后第一个浪头便是向食品市场冲击,然后才想到打扮,想到电风扇和电视机。

  我的估计没有错,但是还有两点没有估计在内。十年动乱以后乱是停止了,可那动却是大面积的!人们到处走动,纷纷接上关系。访战友士看亲戚,老同学,老上级,有的被关押了十年,有的从反右以后便失去了联系。人们相互打听,谁谁有没有死,谁谁又在哪里。“好呀,看看去!”几乎是每一个家庭都会发生一次惊呼:

  “啊呀,你怎么来啦……”我虽然反对好吃,可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并不反对请客。我也是人,也是有感情的,如果丁大头还能来看我的话,我得好好地请他吃三天!

  还有一点没有估计在内,那就是旅游的兴起。旅游这个词儿,以前我们不大用,一般地都叫作“游山玩水”,含有贬义。现在有新意了夕是领略祖国的山河之美。不管是什么意思,我都不反对,人是动物,应该到处走走。特别是欢迎外国朋友们来走走,请他们看看我们民族的文化,顺便赚点儿外汇。别以为苏州的园林都是假山假水,人工造的,试问:世界上哪有一种文化不是:人为的?真山真水虽然伟大,但那算不了文化,是上帝给的。何况苏州的园林假得比真的还典型,集中,完美,全世界独一无二,不是吹的!

  苏州的饭菜呢?经理。在这个古老的天堂里吃和玩本来是并驾齐驱的,你既然不反对请客,不反对旅游,还欢迎外国朋友,那就不能落后,落后了是要挨打的。

  可不是,开始的那阵子人们意见纷纷,什么吃饭难呀,品种少呀,态度坏呀。有人提意见,有人发牢骚,有人指着我的鼻子骂山门。那包坤年还和一帮青年人打了起来,真的挨了几拳头!

  没有办法,包坤年也需要有个恢复的过程。“文化000”期间他不是服务员,而是司令员,到时候哨子一吹,满堂的吃客起立,跟着他读语录、做首先……、然后宣布吃饭纪律:一律到一号窗口拿菜,二号窗口拿饭,三号窗口拿汤;吃完了自己洗碗,大水槽就造在店堂里,他把我当初的改革发展到登峰造极!

  别人对我发牢骚,我也对别人发牢骚,我的牢骚只能私下里发:“现在的事啊,难哪……”不能在店堂里发,如果伙着大家一起发的话,那不是要把店堂吵炸啦!我得注意点,年岁也不小了,不能那么毛毛糙糙。特别是对包坤年,得讲个团结,他整天都在等着我打击报复呢!不错,他在“文化000”中打过人,但也只是打过我,没有打过别人。朱自冶招得快,没有挨过打,孔碧霞也不是他打的。他自己也是上当受骗,又没有能当上经理,牢骚要比我多几倍!

  包坤年挨了人家几拳之后,便到办公室里来找我,面部的表情是很尴尬的:“高经理,我……过去,对不起你……” .

  我连忙摇手:“算了算了,过去的事情别提,那也不能完全怪你。如果你是来检讨的话,那就到此为止;如果你有什么事儿的话,那就直说,不必顾虑。”

  包坤年翻翻眼睛,半信半疑:“我想……”我这个人不适宜于当服务员,说话的嗓门儿都是两样的,容易惹人家生气。过去的那些年胡思乱想,都是不切实际。今后再也不能靠吵吵喊喊了,要凭本事吃饭,技术第一。所以我想好好地学点儿技术。”

  “你想离开饭店?”

  “不,那也是不现实的。我想去当厨师,学烧菜。不管怎么样,我学起来总比别人方便。”

  “噢……”我的脑子悠转着,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包坤年的服务态度,恐怕一时难改,很难保证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和人家打起来。二是厨房里确实也需要人,培养年轻的厨师已经成了大问题。我二话没说,马上同意。

  包坤年十分满意,到处宣扬:“放心,这个走资派是不会打击报复的,我那么打他,他都没有记仇,你贴了张把大字报,发过几次言有什么关系!”

  别小看了包坤年的宣扬,还真起了点稳定人心的作用。人心思治,谁也不想再翻来覆去。牢骚虽多,可那牢骚也是想把事情做好,不是想把事情弄坏,只不过性急了一点。性急也是一种动力,总比漫不经心好些。

  我和同志们仔细地研究了吃客的意见,发现除掉有关服务态度之外,要求也很不统一。有的要吃饱,有的要吃好;有的要吃得快(赶着去玩儿),有的不能催(老朋友相聚);有的首先问名菜,有的首先问价钱;有人发火是等出来的,有人发牢骚是因为价钱太贵。不能把白菜炒肉丝硬塞在人家的嘴里,可那白菜炒肉丝也是不可少的,只是要炒得好些。

  我的思想也解放了,不搞一刀切,还引进了一点洋玩艺。不叫大众菜,叫“快餐”,一菜、一汤、一碗饭,吃了快去游园林,否则时间来不及。其实那快餐也和大众菜差不多,只是听起来还有点儿效率。否则的话,人家一看“大众”便上楼,谁都欢喜个高级。

  我们把楼下改成快餐部,一律是火车座,皮靠椅,坐在那里吃饭也好象是在旅行似的。青年人,特别满意,带劲儿,又新鲜,又花不了他们几个钱。我年轻的时候只知道拖拉机,他们现在比我当年懂得多,还知道外国有种餐厅是会转的。怎么个转法我也不知道,反正在火车座儿里吃饭也有动的意味。当然,快餐的味道也不错,如果要添菜也可以,熏鱼、排骨、油爆虾、白斩鸡都是现成的。有个青年朋友吃得高兴起来还对着我打响指:“喂,最好来瓶威士忌!”这一点我没有同意,我担心那威士忌和伏特加也是差不多的。

  楼上设立炒菜部,把会场似的店堂再改过来,分隔成大小不同的房间,一律是八仙桌,仿红木的靠背椅,人多可加圆台面,墙角里还放几盆铁树什么的。老年人欢喜怀旧,进门一看便点头,“晤,还是和过去一样的!”其实和过去也不一样了,如果真和过去一样的话,他们也会有意见:“怎么搞的,二十多年了,还是这样破破烂烂的!”

  当我忙得满身尘土,焦头烂额的时候,背后也有人说闲话:

  “都是这个老家伙,当年拆也是他,现在隔也是他,早干什么的!

  我听了心往下沉,什么,我也成了老家伙啦!老……老得还可以嘛,那家伙二字是什么含义?也罢,干活儿不能动手抓,总得使几样家伙的。何况我从拆到造也不是简单的重复,内中有改进,有发展;这就叫不破不立。遗憾的是从破到立竟然花去了二十多年,我的心里也是不好受的。

  改造店堂和引进一点洋玩艺都好办,要恢复传统的名菜,全面地提高质量就难了,难在缺少人材。杨中宝和他的同辈人都纷纷退休了,有的是到了年龄,有的是想尽办法提早退休,好让子女顶替。名菜虽然都有名字,有些菜名青年人连听也没有听到过,他们的心里也很急,纷纷要求学习,而且对杨中宝十分想念。许多人虽然没有见过杨中宝,但都听师傅说起过,说杨中宝的手艺如何如何,肯定也会说我当年对杨中宝是怎样怎样的。历史不仅是写在书中,还有口碑世代流传。

  我决定去求见杨中宝,希望他不记前隙,来为我们讲课,按教授待遇,每课给八块钱。

  我去的那天天下大雨,大雨也要去!

  杨中宝见我冒雨而来夕十分感动:“啊……你还没有忘记我!”

  他确实老了夕行动蹒跚夕耳朵也有点不便。当我说明来意并作了检讨之后,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拍拍我的手背:“你呀,还说这些干什么呢,那些事我早就忘光了。我只记得那里是我的娘家,我在那里学徒,在那里长大。我发过几次狠了,临死之前一定要回娘家去看看兄弟姐妹。你请也要去,不请也要去,听说你们现在忙得不错哩!”

  我听了很感动,这是一个老工人的胸怀,也是一个老工人的心意,他对我们的事业是有感情的,那感情比我深厚。

  杨中宝来了,是由他的孙子陪同来的。他先把我们的店里里外外看了一遍,不停地点头叫好,说是和过去简直不能比。特别是那宽大的厨房,冰箱、排气风扇,炊事用具,雪白的灶头,他当年在交际处也没有这种条件。我把所有菜单都请他过目,他看得十分仔细。

  杨中宝开讲的时候,全店上下都来了,把个小会场挤得满满的。我请他解放思想,放开来讲,多讲缺点。可是杨中宝讲得很有分寸,入情入理:

  “我看了,你们工作得蛮好。要说苏州的名莱,你们差不多全有了,烧得也好。缺点是原料不足和卖得太多引起的。这事很难办,现在吃得起的人太多,十块八块全不在乎。据讲有些名菜你们连听也没有听见过,这也难怪,一种莱往往会有很多名字。比如说苏州的‘天下第一菜’,听起来很吓人,其实就是锅巴汤……”

  下面轰地一声笑起来了。

  “就是锅巴汤,你们的菜单上天天有。有些名菜你们应该知道,但是不能入菜单,大量供应有困难。比如说(鱼巴)肺汤,那是用(鱼巴)鱼的肺做的,(鱼巴)鱼很小,肺也只有蚕豆瓣那么大,到哪里去找大量的(鱼巴)鱼呢?其实那(鱼巴)肺也没有什么吃头,主要是靠高汤、辅料,还得多放点味精在里面。鳃肺汤所以出名,那是因为国民党的元老于右任到木渎的石家饭店吃了一顿,吃后写了一首诗,诗中有一句,叫‘多谢石家(鱼巴)肺汤。’从此石家饭店出了名,(鱼巴)肺汤也有了名气。有些名菜一半儿是靠怪,一半儿是靠吹。”

  我向椅背上一靠,深深地透了口气。

  “你们的缺点也不少,为什么把活鱼隔夜杀好放在冰箱里?为什么把青菜堆在太阳里?饭店里的东西除掉酒以外,其余的都得讲究新鲜。过去有一只菜叫活炒鸡丁,从杀鸡到上菜只有三分多钟,那盆子里的鸡丁好象还在动哩!”

  包坤年举手发言了:“杨师傅,请你说说,这么快都有什么秘密?”

  “也没有什么秘密,主要手脚快,事先做好一切准备,乘鸡血还未沥干时便向开水里一蘸,把鸡胸上的毛一抹,剜下两块鸡脯便下锅,其它什么也不管。这……这主要是供表演用的,也可以为厨师增加点名气。”

  杨中宝为我们讲了两个多钟头,又到厨房里去实地操作表演;老人的兴致又高,不肯休息,回家后便犯老病,睡了十多天。

  我本来想打报告,把杨中宝请回采当技术指导,补足他的原工资,外加讲课津贴。现在再也不敢惊动他了,让老人安度晚年。青年人的学习热情很高,不肯罢休,说是刚刚听出点味道来,怎么能停下呢!这话很对,我过去没有重视人材,更没有想到培养的问题,现在悔之未晚,得加倍努力!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主意:出招贤榜!谁熟悉哪个烧莱的名手,都可以推荐,不管是在职的还是退休的,讲一课都是八块钱,年老体弱的人,可以叫出租汽车去接。

  这一下可坏了,一张招贤榜又把个朱自冶引到了我的身边!

 

下一页  回目录  在线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