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书库 > 王跃文:官场春秋 >
没这回事(7)



  一家人正默默吃着饭,史老突然说,今后,家里的大小事情,你们都听哥哥的!
  全家人便望着史维,说当然当然。
  过了好一会儿,史老又突然说,我老了,管不了这么多了,你们就听大哥的吧!
  史维对建文帝逊国的研究几乎走火人魔了。可是能够找得到的史料少得可怜,他只能在只言片语上费劲琢磨。历史竟是这种玩意儿,可以任人打扮的。他反复研究手头的材料,没有大的收获。有个雪夜,史维面对发黄的竖排线装书,弄得头昏眼花。他去了后院,抓起地上的雪往脸上乱抹了一阵,一下子清醒了。他发现自己苦苦研究两年多,终于发现有些史实同爸爸跟他说的有些出人。爸爸说当年有二十多名大臣发誓同建文帝一道殉国,其实根据他的研究,那二十多名大臣只是愿意随建文帝出逃。爸爸和先祖怕是把“自矢从亡者二十二士”这句话误读了。这里面的“亡”其实是“逃亡”之“亡”。祖祖辈辈对先贤们的忠义感动得太没道理,简直是自作多情了。再说,建文帝无力复国,却还有脸面回到宫里去,就连有血性的大丈夫都算不上,更莫说是英明之君了,不值得大臣们那么效忠。史家世世代代还守着个铜匣子做逸民,就更显得可笑了。史彬公也不是先辈们标榜的那样显赫的重臣,这个家族没有必要把这么重的历史包袱当作神圣使命一背就是近六百年。而且,即便先辈们传下来的故事是真实的,建文帝也并不是说这个匣子不可以打开,他只是说但愿史家世世代代都用不着打开它。史维站在寒风瑟瑟的后院里,感觉自己简直可以当历史学家了,便有些踌躇满志了。
  可史维一回到房里,面对一大摞明史书籍,他的观点动摇了。他重新翻开做了记号的地方,一行一行地读。他很佩服古人发明的竖排法,让后人读前人书的时候不得不点头不止。所以中国人总是对前人五体投地。而外国人发明的横排法,后人读前人书的时候总是在摇头,偏不信邪。相比之下,还是中国古人高明,牢牢掌握着后人。史维想,难道那么多高明的史家先辈都错了?不可能啊!
  信奉和怀疑都很折磨人,就像热恋和失恋都会令人心力交瘁。这两种情绪在史维脑子里交替着,叫他一日也不得安宁。他想解脱自己的痛苦,便试着不再关心什么历史,把注意力放在了铜匣子上。每到夜深人静,他都有瘾似的要把铜匣子偷偷取出来把玩。他把台灯压得很低,让光圈刚好罩着铜匣子。心境不同,铜匣子给他的感觉也就不同。有时候,铜匣子在灯光下发着幽幽青光,像盗墓贼刚从古墓里挖出来的,有些恐怖。而有时候,铜匣子让灯光一照,烟烟生辉,似乎里面装满了财宝。史维尽量不让自己猜想匣于里面的谜,好像这是种邪恶,可其实他想得最多的还是里面到底装着什么宝物。他夜夜把玩铜匣子,上面九条龙的一鳞一爪,四壁两面的一纹一理,他都烂熟于心。后来一些日子,他越来越着魔的就是那把神秘的锁了。锁是蝙蝠状的,锁销子掩藏在蝙蝠的翅膀下面,匣子的挂扣也看不见。转眼又是一年多了,可老人家一直没有交给他钥匙的意思。他真的有些着急了。
  终于有一天,史老叫他去房里说话。史维,你是不是觉得我应该把钥匙交给你了?老人家不紧不慢地问。
  史维恭敬地注视着老人,说,爸爸交给我的话,我会很好保管的。
  是吗?史老问道,你是不是每天晚上都在琢磨那个铜匣子?
  爸爸怎么知道?史维感觉爸爸的语气有些不对劲了,慌张起来。
  史老眼睛望着天花板,说,你不要成天想着铜匣子里面到底装着什么东西。这个匣子本来就不是交我们打开的。
  是的,史维说,但按建文帝的旨意,也不是说不可以打开铜匣子,只是说但愿我们家族世世代代都用不着打开它……
  史老长叹一声,说,我就知道,我只要把钥匙交给你,你马上就会偷偷打开铜匣子的。那样史家说不定就大祸临头了。你借了那么多明史书籍回来研究,我还让你读家谱。看来,我让你掌握我们家族历史,是个失误啊!
  爸爸……
  不要说了,史老闭上眼睛说,你把铜匣子给我拿来吧,我考虑还是将它交给史纲算了。他只是医生,不懂历史,没你那么复杂,只怕还好些。
  史纲怎么也没想到爸爸掌握着这么大的家族秘密。他把那个铜匣子抱回去时也是深夜,妻子已经睡了。怀玉是个一觉睡到大天亮的人,你背着她到街上转一圈,她保证不会醒来,说不定会告诉你昨晚做梦逛了城隍庙。史纲一个人望着铜绿斑驳的匣子,满心惶恐。爸爸今晚同他进行了几个小时的长谈,要他担负起家长的担子。从很小的时候起,他都是听哥哥的,因为爸爸一向要求他们三兄妹间应该讲究尊卑上下。他觉得自己不堪此任,不说别的,他简直无法开口让哥哥怎么做。可是爸爸的旨意是不可违拗的。就连这一点,也是哥哥反复对他说的。哥哥说过多次,爸爸年纪大了,儿女们以顺为孝,凡事依着爸爸。要是爸爸不高兴了,发火也好,生闷气也好,全家大小都过不好日子。还是那句老话,家和万事兴。爸爸把铜匣子交给史纲时,看出了他的心思,便说,你不用担心他们不听你的。你只要手中有这个铜匣子,你们就得听你的。我们史家一直是这么过来的,快六百年了。
  史维在史纲面前不再像哥哥了,倒像位弟弟似的。每天的晚饭,全家人都会到齐。这往往是决定家政大事的时候。老人家便总在这个时候向史纲吩咐些事情。家里人最初感到突然,慢慢地就习惯了。所以,每餐晚饭,多半老人只跟史纲一人说话,其他人的眼珠子就在他两父子脸上睃来睃去。
  这天,也是晚饭时候,老人家说,史纲,快上春了,你叫人把屋顶翻一下,怕漏雨。
  史纲说,好,爸爸!
  看需要多少工钱,你叫史维先帮你算算。老人家又交代。
  史纲说,好。哥哥,你今晚就算算吧,我明天就去叫人。
  史维说,好,我吃了晚饭就算。
  老人家又说,算的时候,打紧些,心里有个数。谈的时候,人家会还价的。
  史纲不知爸爸这话是不是对他说的,一时不敢回话。史维知道爸爸吩咐事情一般不直接同他说,也不敢答话。气氛一下子就不太对味了。史纲忙说,行,我和哥哥会注意的。史维这才答道,是是,我注意就是了。
  怀玉这天晚上破天荒地醒来了,见男人躲在角落里鬼头鬼脑。她突然出现在身后,史纲吓了一大跳。他这会儿正想着明朝初年的那场宫廷大火,是不是真的烧死了建文帝,爸爸说的建文帝君臣四个沦作三比丘、一道人,浪迹天涯,最后赐铜匣子给先祖,是不是真的?他脑子里完全没有历史概念。关于历史,他的印象不过就是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高冠博带,羽扇纶巾,在宁静的石板街上优游而行。其实他也像哥一样,每天晚上都会把铜匣子拿出来研究一番,只是他脑子里是一团浆糊,不像哥哥那样到底懂得历史。

下一页  回目录  在线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