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文集 好的故事 事出有因 溟池不过是一汪死水,篮球场那么大,岸也不规则,叫溟池还是一九九四年的事。往年的池水一到夏天就臭,许多杂物在里头漂浮,水也成了浅绿色。学校好几次下决心把这里"动一动",一预算事情就放下来了。工会的申主席早就说了,"动"过之后再种上荷花,可以恢复到校史上记录的旧样子。那时候溟池有过一个很风雅的名字,叫荷塘。荷塘时期的学校可不是现在的幼儿师范,而是民国年间声名赫赫的"省二师",即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那时候溟池里头长满了荷花,一到夏天莲叶就无穷碧,荷花就别样红,是畅谈革命、憧憬社会主义的 上好背景,要不怎么会有"荷塘"这样的好名字。工会的申主席一直缅怀旧时的红红绿绿,他始终想把溟池的重建也弄出"师范性",使溟池洋溢出春风风人、夏雨雨人的古朴风韵来。 一九九四年四月二十一日,晴。东南风三到四级。最低温度十一度。最高温度二十六度。春光明媚,溟池的小桑树底下凭空出现了一只避孕套。发现这只避孕套的是一位男同学,他立住脚,拽了拽身边另一位男同学的衣袖,用下巴指给他看。两个人便站住了,默不作声地看。这种不动声色的凝视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又过来几个同学,三三两两,几秒钟的工夫就是一大片了,幼儿师范学校里一下子就炸开了,春雷一声震天响。 五分钟过后教导主任赶到现场。双手扒开一道人缝,挤到了桑树底下。在两只易拉罐一堆瓜籽壳和几张卫生纸团旁边,避孕套皱巴巴的,很蔫,散发出沧桑劳累的气息,像刚刚挨了记过处分。教导主任总算处乱不惊,转过身来向半空伸出了两只巴掌,大声说:"散了,散了。"同学们就散了。学校从这一刻起笼罩了一层病态宁静,金童玉女们的眼里闪烁出异样光芒,又惊恐又兴奋。 当天下午开来了两辆奥迪车,锃亮漆黑。车子停在行政楼的旁边,钻出来一批领导,领导们神色严峻,每一张脸都忧心忡忡。办公室主任迎上去,很悲痛的样子,不说一句话,只是不停地眨巴眼睛,然后欠着身子做出许多手势,表示"请"或"这边来"。 同学们远远地看见领导在水坑四周信步巡视。穿夹克衫的矮胖领导是一位主要领导,依照人群与他的距离可以判断出来。矮胖领导的夹克衫没有系扣子,两只手背在腰后,两襟的下摆全鼓出来了,矮胖领导看了一圈,一路上没有人说话,都跟着他跑。矮胖领导后来立住脚,回过头来,很严肃地说:"没有嘛。"办公室主任立即跨上去,汇报说:"处理了。我亲自处理了。"办公室主任觉得说"亲自"有点不妥,马上就重说了一遍,把"亲自"换成了"亲手"。领导点点头,十分肯定地说:"好。" 现场办公会就是在池边的路面上召开的,领导说,这一次一定要动。再不动就动班子。领导强调说,对某些具体的事情,大家就不要再纠缠了,没有好处。对已经过去的事,宜粗不宜细;对下面的工作,只准细,不许粗。领导用食指点着水坑批示说,一定要把这里,建设成精神文明的窗口。领导放松了语气,拿目光找校长,指示说,预算一下,拟个报告来。在场的领导和被领导都鼓了掌。 特事特办,说动说动。四十八个小时过后电动水泵把水坑里的臭水抽干了。干底后学校里又闹了一点小轰动,谁也料不到臭坑里居然有鱼。老师和同学们都说"没想到"。大家在一块抓鱼,又有说又有笑,"某些具体的事情"所造成的紧张态势一下就松动了。修理工程开工了,学校随即恢复了常态,正像校领导在学校的喇叭里要求的那样,同学们又把"主要精力"花在"学习"上了。 溟池 臭水坑被修理一新,做了石头河工。水泥沿着石头的缝隙抹出了勾勒,又整齐又变动。四周种了花卉,每隔十五米就设一张水磨石凳。根据教导主任的提议,水坑的西北--东南对角线分别安装了两盏路灯。池内重新贮上自来水,一到晚上路灯的倒影就在池子底下炯炯有神,说不出的幽静与坦荡。 要不要种荷花?这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显然是顺理成章的。只要有问题,当然就会有赞成派 与反对派,这也是顺理成章的。工会的申主席是荷花派。种荷花没有什么不妥,可以找出一千个相应的理由。但申主席赞成的事,办公室主任就要反对。这就有了反荷花派,有了第三种力量--非荷花派。不种荷花也可以找出相应的一千个理由。几千个理由一对垒,事情便僵住了。但办公室主任最后摊牌了:"再种荷花,挡住了视线,水池边上再出现事情谁负责?"这一巴掌击中了荷花派的天灵盖。荷花派负不起这个责。非荷花派同样负不起这个责。非荷花派很快改变了初衷,立即加入到反荷花派的行列中来。人们看到了办公室主任眼睛里头的严重神情,那里头不仅有"某些具体的事情",甚至还有某些"不具体"的事情。这样的大责任谁负得起来? 申主席拂袖而去,临走前丢下了句没用的狠话:"我不管了,你们看着办。" 办公室主任陷在沙发里,开始摆动他的小腿。他的小腿是他的旗帜,一遇上胜利就会在阵地的前沿呼啦啦飘扬。办公室主任说:"不种荷花,也就不能再叫荷塘。集思广益,大家一起想个名字。"有人提议,天鹅湖好,诗情画意。有人说桃花源更好些,听上去雅。但立即就有人反对了,说俗,雅名被用得通常了,比俗的更俗,一个年轻的老师大声说,干脆叫钓鱼台吧。大伙听了便哄笑,主任说:"严肃点!"为了配合表情的严肃,他把嘴抿上了。但抿完之后有一颗门牙还露在外面,就翘起上唇,又抿了一回。 主任最后请语文组的老师倪老师谈谈。倪老师不拿主意,一上来竟背诵了一段古文,是《庄子》里的《逍遥游》。倪老师从"北溟有鱼"一段背诵到"不知其几千里也"。倪老师解释说,这是学校,造就人才的,人才就是《庄子》里头的鲲鹏,既然鲲鹏来自"北溟",臭水坑当然叫"溟池"最好了。大伙都说切,可以这么定的。但语文组的另一位老师荀老先生突然发话了。他摁掉烟头,笑着说:"怎么能叫'池'呢,古语说,方为池,圆为塘,倪老师不会不知道吧?臭水坑不上规矩,不见方圆,怎么能叫'溟池'?不通。"倪老师一脸尴尬,说:"本来就是打个比喻,是个意思。"荀老师正色说:"这是师范,一字一句讲究的是师范性,马马虎虎那怎么行?"主任接过话,说:"这要什么紧,过去不圆可以叫荷塘,现在不方称作溟池,这不是将错就错?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嘛。就这么定了,叫溟池。" 接下来就是立碑,立碑是一件大事,谁来书写就成了大问题。自古人因碑传,碑因人传,虽说寥寥数字,好歹也有"立言"的意思,那可是"三不朽"的要义,草率不得的。倪老师的行书不错,但"溟池"的名字是他起的,再让他书写,有点独吞了,摆不平。荀老师有一手好欧字,可是荀老师坚持"不通",不肯命笔。其他能写毛笔字的都知道这点过节,一起不肯"献丑"了。办公室主任当机立断,请电脑打字员在微机上做了"溟池"两个字,圆头体,一身的和气生财,两个字被刻在了石碑上,说不出的别扭。立碑时许多人都说,其实也不错,蛮有新意的。荀老师那天微笑了一个下午,直到晚上关上了房门,荀老师才把脸拉下来,对他的妻子说出了四个字: 狗屁不通。 溟池装上了路灯,装上了石凳,立了碑。溟池的故事全部结束。 君子协定 故事的终端一般来说总会出现一些枝杈,植物都是以这种格局生长的,故事就没有理由不这样。 立碑的当天晚上数学组的白老师敲响了工会申主席的大门。申主席一点都没有料到,溟池的后续故事已经冒出青芽了。申主席给白老师泡了一杯雨前茶,随后一起观看了赵本山的小品。小品很逗人,一有笑料申主席就眯起眼睛,喜滋滋地说:"娘的。"申主席的爱人不喜 欢丈夫当着客人的面说粗话,就提醒他:"老申!"老申分不开神,全神贯注等待赵本山下一个"娘的"。白老师听出女主人的意思,只当不知道,跟着申主席笑,笑一回便说一个"他妈的"。这么一骂申主席的爱人也就不回头说"老申"了。小品播完之后电视屏幕上跳出来一个小姐,穿得晶晶亮亮的,戴了一副大耳环。小姐在舞台的中央扎成马步,脑袋像母鸡那样一愣一愣地左右摆动,接下来就唱,唱得太快,听不清,意思是老百姓手里有钱了,却不知道怎么花:"哎排骨乌鸡甲鱼海鳗基围虾,还有那四季常绿的菜,可急坏了老太太。"老申关上电视,对白老师说:"就好像老百姓有福不会享了,娘的。"老申的爱人加重了语气说:"老申!"白老师忙说:"谁他妈有福不会享!" 关上电视申主席和白老师正式开始了聊天,茶不住地进,话不住地出。白老师的思路又严密又跳跃,一会儿工夫就纵横了八万里,上下了五千年。申主席跟着他的话题转,脑子里塞满了全球观念,嘴里吐出来的也全是人类话题。但白老师的这次来访目的却是务实的、具体的,他的话锋一转就切回到现实事务上来了。白老师说:"水池子修好了吧?"申主席还没有回过神,眨巴着眼皮说:"是啊,好了。"白老师说:"水池子空在那儿,可惜了。"申主席以为白老师又要说荷花的事,很大度地敷衍说:"这样也好。"但白老师却冷不丁地冒出一句:"可以养鱼嘛。"申主席的表情很有政策性,说:"那怎么可以?"白老师立即抢过话,把准备好的台词往外背:"怎么不可以?鱼又不会坐到石凳上来,能惹上谁?谁还能管得了水底下的事。"申主席耐着性子说:"那里是精神文明的窗口嘛。"白老师笑起来,通情达理地说:"精神文明总不能建设到水下去,鱼吃草,吃蚯蚓,还能吃精神文明?"申主席不敢答应,一下子却也找不到服人的理由,只是说:"那怎么行。那种地方怎么能有商业行为?"白老师看到了好苗头,趁热打铁,赔上笑说:"怎么会是商业行为?养几条鱼自己吃,又不卖的。"申主席不高兴地说:"能省几个钱?传出去还当我们当教师的穷成什么样呢。"白老师极认真地说:"钱倒是小事,那么大的一块水资源,不利用太浪费了。"申主席的爱人插上来一句话,说:"白老师也真是太顶真了,你把鱼苗养进去,你不说,我不说,鱼还能到校长家里去告你?就算告了,你不认账,总不能到鱼身上查指纹。--又能怎么样?"申主席皱上眉头,说:"你掺和什么?"申主席的爱人把两只胳膊抱在怀里,说:"就当我没说。"她把眼神丢到白老师那边,话里有话了:"你也权当没说--权当今天没来。"白老师看到了这个女人目光里头的辅助线,连忙推出两只巴掌,附和道:"我什么也没说,申主席什么也没听见。"便端起茶杯,把话题岔开去了。他夸奖申主席的茶,越夸越觉得水下的茶叶像鱼了,在杯子的底部款款浮动、闲游,栩栩如生呢。 购买鱼苗和投放鱼苗,进行得相当诡秘,全校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秘密。深夜之时,白老师悄悄下了床,没有开灯,只是打开了手电。他把鱼苗从浴缸里捞出来,装进事先准备好的塑胶口袋,然后,白老师关上手电,倾听了片刻,打开门出去。 楼梯的过道一片漆黑,昨天晚上《晚间新闻》过后白老师就关掉了楼道里的所有路灯。天上有月亮,有乌云,月亮的光线十分黯淡,随乌云的位移时隐时现。天上人间无不体现出事态的危险性与残酷性。白老师手提着鱼袋,迅疾地贴墙而行。他的脚上是一双黑色胶底运动鞋,步履无声无息,像一阵风,像机灵的猫科动物。白老师来到池边,他看到了路灯底下自己的身影,有些怕。白老师侦察了一遍,没有动静,立即跑到水边,把鱼袋浸进了池中,鱼袋入水之后白老师松开了手。水溶于水,所有的鱼苗在想像里头四处纷飞,真是如鱼得水呵!但是没有一点声音,这一点很关键。这一点从根本上保证了这次伟大的行动真正做到了人不知、鬼不觉。白老师没有逗留,说撤就撤。到家的时候他的妻子早就坐在客厅里等候他了。这位食堂白案组的女勤杂工压低了声音问:"成了?" 白老师呼出一口气,说:"成了。" 白案组女勤杂工杨春妹开始了她的地下工作。地下工作有一种暗处窥视生活的刺激性,让胆小的胆大,胆大的心细。依照杨春妹与白老师的周密部署,杨春妹每天至少往鱼塘,也就是溟池里头投食一次,根据就地取材这个原则,鱼食的主要原料是食堂里的剩饭、剩馒头和新鲜的蔬菜叶。杨春妹是一个热衷于说笑的女人,但鱼苗下了鱼塘之后杨春妹寡言多了。人就是这样,有了自己的事业言行上就庄重起来了,自从杨春妹的心里有了鱼,她的脸上就如同溟池的水面,又周密又亮丽了。 食堂里鱼饲料很多,怎么把饲料倒下溟池里去,这一点,让白老师和杨春妹头疼了一阵。天黑了是行不通的,天黑了之后隐蔽性是强了,但隐蔽性强可疑性就增大了,平平常常的事情鬼鬼祟祟地去做干什么?这就显得欲盖弥彰。最后是白老师定下了方案,就在光天化日之下!杨春妹照办了。她在正午时分把大米饭和碎菜叶都堆在案板上,而后撸到围裙的下摆里去,走到池边,撩起下摆,"呼"地一下掀出去。掸一掸。多平常?多隐蔽?屁大的事都称不出三钱,万事难在头,就如同蛇钻老鼠洞,头过得去,身子就过得去。 当天夜里白老师和杨春妹很愉快地做了一回房事,两个人都舍得花力气。这对穷夫妻终于有了自己的产业了。一切顺利的话年底少说也有几千块。那些闪闪亮亮的鳞片可全是现钱呢!贫贱夫妻百事哀,哀到极处好事来,古人不就是这么说的么? 锦标赛(一) 水捂得住鱼,但是纸包不住火。工会的阮副主席在暑假里的某一个大热天发现了溟池里的秘密,他透过九百度的近视镜片看到了烟,他敏锐地断定烟的底下可能有火。 作为学校的一名中层干部,阮副主席在八月十一日这一天担任暑期的总值班。阮副主席从传达室取过当天的日报,来到值班室,把报纸罩在脸上,开始了他的艰苦阅读。阮副主席的眼睛从去年开始步入了老花,这样一来他在阅读的时候只能把近视镜摘下来。但老花归老 花,近视总归还是近视,只好把脑袋埋到报纸里去,目光的长度差不多等同于鼻梁的高度。"鼠目寸光"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他的裸眼凸在外面像螃蟹的棍状眼球,伸到眼眶的前部,十分滞缓地左顾右盼。阮副主席看完报纸的头版,差不多用去一个小时。尔后阮副主席戴上了眼镜,在校园里头四处察看。阮副主席特意留心了草长树茂的敏感地带,没有找到易拉罐、瓜籽和粉色卫生纸团。阮副主席最后来到了溟池。阮副主席远远地看见溟池的对面站了一个人,一身白,看不真切。阮副主席提起嗓门客客气气地招呼说:"是谁呀?"这一声招呼惹了麻烦,对岸的白色身影似乎受到了巨大的惊吓,慌忙掀起围裙往溟池里头倒下一些东西,随后就逃走了。阮副主席认不出那人是谁,但是感觉到了异样。阮副主席绕堤走到对面去,看见水泥池边上散落了一些米粒和切碎的蔬菜叶片。阮副主席蹲下身子,拾起一片菜叶,仔细端详菜叶边沿,看到了相当精细的人为切痕。阮副主席扶了扶眼镜,预感到池水的底部潜藏着一些故事。 那个逃走的人到底是谁,这是一个问题。 那个逃走的人是谁?溟池里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两个悬念在阮副主席的脑海里挂了半个暑期。事情的关键就在申主席知不知道。他要是不知道,阮副主席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若是知道,想从中悄悄捞点腥味,这件事情就必须水落而石出了。阮副主席在半个暑期里想出了两套方案: 一、 先侦察申主席;二、 把水底下的故事全捞上来。当然,申主席住校,而阮副主席不住校,所有的方案只能在九月一日之后才能实施。学校就这样,寒假和暑假先编好故事,一旦开学,所有的故事将悉数登场。 八月二十九日,即正式开学的前两天,食堂里突然爆发了一场战争。交战的双方是两名女将: 一、 白案组组长杨春妹,二、 白案组临时女工陈阿美。战争开始之前杨春妹正在清理案板。她往案板上洒上水,然后双手握住菜刀,很努力地用刀口在案板上刮面垢。这时候陈阿美进来了,喊了一声"杨姐",杨春妹抬起头,叫了声"阿美"。一切都客客气气的,洋溢出久别重逢的祥和气氛。陈阿美上去接杨春妹手里的活,杨春妹不让,叫阿美先把食堂的旮里旮旯扫一遍。陈阿美很用心地扫出来一大堆脏东西,装进簸箕,出去倒掉,一眨眼的工夫就提了空簸箕回到食堂里来了。杨春妹随便问了一句:"怎么这么快?"陈阿美丢下簸箕,随口说:"倒进池子里去了。"杨春妹停下手,口气一下子就严重了,说:"怎么能倒进池子里头,那么脏的东西!"陈阿美笑嘻嘻地说:"谁还管这个,--你以前不也是倒进池子里的嘛。"杨春妹听了这话一下子便失态了,她把菜刀一把拍在案板上,"当"的一声,吓了所有的人一大跳。"谁倒进去了?"杨春妹破口骂道:"瞎了你的眼,谁倒进去了?"陈阿美在了无防范之际遭受到这个突然袭击,有些无措,又叫了一声"杨姐"。这时候走上来几个人,杨春妹回过神来,敛住自己,重新拾起菜刀。陈阿美有些下不了台,僵住一脸的笑,望着来人解释说:"我是看见杨姐倒了,要不我怎么敢?"这句话使得即将好转的态势急转直下。杨春妹提了菜刀冲上来,大声说:"你看见了?我还看见你不要脸呢!--你凭什么一个月多拿十块钱?别以为大伙不知道。"红案组的大肚子康师傅上来说:"杨师傅,能有多大的事,你怎么说这么伤人的话。"杨春妹放下刀,"哼"了一声,说:"我就知道有人要帮她,我故意找个话茬试探试探,果然就跳出来了。--姓陈的,你狠,你在这儿脚跟站得稳!我搬不动你的腿,有人搬得动。"这话一出口旁边的几个女临时工一起绷住笑,她的腿有人"搬得动"可是有一些隐秘出处的。大伙故意不看陈阿美,陈阿美汪了一眼的泪,说不出话,突然大声叫道:"你偷过两条猪大腿!我看见的。"杨春妹不动声色,反而笑了,说:"两条大腿让人偷了,你不清楚,还有谁清楚。"陈阿美大声说:"白老师和你一起偷了,狗屁老师,就是的,狗屁老师,就是的!" 工会的申主席准备到食堂里要一点色拉油,没有进门便撞上了这场战争。申主席把碗放在窗台上,虎着脸进去,申主席指住杨春妹,厉声说:"你别瞎说,这种话要吃官司的,说这些没影子的气话!"又把指头转移到陈阿美这头,同样厉声说:"说这些没影子的气话!"陈阿美受了委屈,却又无从辩起,这个老实的女人,就会闭上眼睛尖叫:"就是的!"申主席大声喝住,威胁说:"你们这种话都要吃官司的!"申主席问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申主席斩钉截铁地自答说:"现在是法律时代!"申主席把"法律时代"的回音留在食堂的墙面上,背了手出去。回头看看窗台上的碗,这时候去取免不了瓜田李下,反正也是食堂的,狠狠心也就作罢了。 申主席的话威震食堂达一个月之久,只要有人问起现在是什么时候了,那些青年人就会神色庄重地回答: 现在是法律时代! 锦标赛(二) 杨春妹与陈阿美的战争很快传播开来了。人们喜爱漫天纷飞的硝烟气味,喜爱大腿与大腿之间的美好传说。阮副主席全听说了。阮副主席对传说历来注重去粗取精,去芜存菁。他开始了调查与研究,观察与思考。他找来了在场者,以"逆推理"这种科学的方法追根溯源。谈话进行了二十分钟。"怎么就吵起来了呢?"阮副主席最后问。 "阿美往溟池里倒了垃圾,回来就吵起来了。" 阮副主席的眼镜片立刻像电炉一样一圈一圈放出了光芒。他看清楚了,全清楚了,溟池底下的故事、线索、人物关系在阮副主席的眼前昭然若揭了。 阮副主席站起身,长吁了一口气,对在场者说:"你去吧,都知道了。" 在场者看着阮副主席的脸色,有些不放心,试探着问了一句:"不会闹出什么大事来吧?" 阮副主席摘下眼镜,用前襟的下摆擦擦镜片,眯起眼睛,目光像一团雾。阮副主席很沉痛地说:"很复杂。" 阮副主席来到工会办公室,申主席正在办公室里清点不锈钢保温茶杯。这是作为教师节的礼物将在九月九日下午发到教职员工的手上去的。申主席实在聪明,他总是能弄到包装精美的伪劣产品,把广大教职员工哄得兴高采烈。教师天生就是穷坯子,买上伪劣产品当然伤心,但是"发"一个则另当别论了。"又不花钱","看看也是好的"。正因为如此,申主席什么权力都可以放,但"送温暖"这个积德聚财的权力不肯丢。正因为有这一层,申主席不允许阮副主席把办公桌搬到工会来。申主席没有专业,而阮副主席是教政治的,所以申主席的办公桌在工会,而阮副主席的办公桌只能在政治教研室。这是申主席的成功处,也是阮副主席的伤心处。 阮副主席帮申主席清点了茶杯,聊了好半天闲话和淡话。阮副主席选择了最靠近申主席的上好时机,说:"食堂里怎么弄的?听说吵起来了?"申主席听了笑笑说:"女人吵嘴,能骂出什么好听的话,全是七荤八素。"阮副主席的近视眼一直聚在申主席的脸上,注视他脸上的风吹草动。申主席抬起眼,却不接阮副主席的目光,只看他的耳朵。阮副主席便有了一二分。申主席批评杨春妹说:"老白那老婆,也不是东西,今天欺侮他,明天欺侮你,太放肆。"申主席点名道姓骂一个人是不同寻常的,依照常态,他骂谁,便是护了谁。阮副主席心里的数便陡增到七八分了。申主席说:"你怎么看?"他这么一问阮副主席就全有数了,他姓申的和溟池底下的故事血脉相连呢。阮副主席避实就虚,笑着说:"校长都不管,我们管它做什么?" 时隔两周,阮副主席在学校例会上突然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他联系了一家养鱼场,为了迎国庆,工会决定举办"国庆杯"钓鱼锦标赛,有车来校。阮副主席补充说,鱼场老板是他的老同学,人太多不好意思,每个教研室最多两人,比赛只设个人奖不设团体奖,只计单尾数量不计重量,请各工会小组积极准备。 天下的好消息都有一个共同特征: 有便宜藏在底下。人民教师不轻易讨便宜,但是对那些名目正当的便宜却不肯随手放过。他们要求放宽名额,要求有更多的人投入到迎国庆的伟大行列中去。阮副主席打了四次电话,允诺说:"下一次,下一次。" 比赛的当天下午队员们拿了自制的渔具,集中在行政楼广场。"车子"一点半来接人,但是一点钟不到所有的队员就站齐了。带了老婆、带了孩子,一位女教师争来了名额,却让给了父亲,为此招来一些非议。 一点零七分"找老阮"的电话打来了。老阮在教务处的办公室里拿起了黄色的耳机,电话打了很久,所有的老师都听到阮副主席在大声说话,是一种焦虑的电话语言,夹杂了"喂"和"听我说"之类的插入语。阮副主席后来放下了电话,面色严峻。阮副主席来到广场,伤心地说:"老同学的爱人出车祸了。"阮副主席询问大家:"怎么办?"没有人开口,没有人知道怎么办。阮副主席沉思片刻,当机立断:"不能扫各位老师的兴,比赛还是要搞的。"阮副主席大声说:"大家到溟池去玩玩,只要能钓上来一个会动的东西,哪怕是鱼孙子,哪怕是癞蛤蟆,工会都认账。冠军一台应急灯,参赛选手一人一块夏士莲香皂。"大伙遂转悲为喜,一起往溟池去。先把夏士莲拿到手再说。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当天下午。白老师投进去的鱼苗使溟池再一次成为焦点。鱼的雪亮身影在半空划出一道又一道弧线,鲜活而又炫目。围过来许多老师,围过来许多学生。人们喜不自禁,为每一条小鱼而惊呼,而雀跃。鱼不算大,但是取之不尽,钓之不竭。在这样的喜庆气氛里谁也没有留意白老师的表情。他的表情早就成了一条死鱼,十分苍白地漂浮在喜庆之外。钓鱼选手忘记了应急灯和夏士莲。他们一边往鱼篓里装鱼,一边神情庄严地演讲奥林匹克精神: 重要的不是取胜,而在参与。 当天晚上教工住家楼灯火分外通明了,整幢大楼笼罩了红烧鱼的好闻气味。老师们关上门,很幸福地吃鱼。倪老师晚饭过后完成了一张条幅书法"鱼,我所欲也,青菜,亦我所欲也,二者若能得兼,取鱼而复取青菜者也"。作品不错,一笔一划都有鱼的气韵,水灵活现的。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而老师们就最讲认真。一清早学校的起身铃还没有响,溟池边上的老师们早就坐得整整齐齐了。一共有十三个。他们的样子是一丝不苟的,像给池里的鱼做思想政治工作,劝它们上钩,劝它们只咬自己的钩,咬住了就不放松。这个上午对所有的老师来说都是一次丰收,每个人的收成在一点五公斤不等。倪老师和荀老师坐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幸福目标,他们坐到一起来了。今天清早他们一见面就很客气,倪老师敬了荀老师一支香烟,而荀老师在十分钟之后也回敬了倪老师。他们的脸上都有微笑,眼角的鱼尾纹都起来了,真的像鱼的尾巴在欣喜里头款款游动。荀老师说,取鱼要比吃鱼乐,真的不假。其实钓鱼有什么意思,养性才是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要的不就是那么一个意思?倪老师不住地点头,表示认可。倪老师说,这些日子又犯失眠了,医生再三关照,最好是钓鱼,昨日小试,真的多睡了三个小时。这么说着话教化学的印老师扛着鱼竿打着哈欠过来,随便找个地方插进队伍,倪老师说:"小印老师,难得见你起这么早。"印老师又打了一个哈欠,嘟哝说:"都是我老婆,硬逼我来钓鱼,--你说我山区里长大的,怎么会钓这种东西?"荀老师笑笑,接了话茬说:"早睡早起,总是没有坏处。"印老师昨天夜里和朋友摸了八圈,输了钱,正提不起精神,没料到钓鱼的手气却是一等,钩一下水便是杠后开花。印老师高兴得了不得,大声说:"有意思,和自摸一种感觉。"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说话的工夫印老师的鱼竿子连和了三把,活蹦乱跳地钓上来三条,印老师把鱼摔死了,齐齐地摊在一边,头靠头尾碰尾。一位穿着运动衫的学生刚跑完步,喘着大气走过来看热闹。这位学生看一眼印老师的鱼,说:"池子里的鱼是养的吧,怎么全一样长?"不远处回过一张脸,是这位学生的班主任,班主任厉声说:"马长河,回教室早读去!就你聪明!多话。"这一声呵斥所有的人都听得见。大家都默不作声,很专心地低着头。 工会申主席打完一套陈式太极拳,来到溟池边上看风景,申主席背着手,面带微笑,往池里吐一口痰,说:"真是靠水吃水啊。"没有人抬头和他说话。申主席独自点一根烟,有点像监考,在考生的身后转悠,再伸出脖子看上几眼。申主席一边走动一边想事情,工会的改选无论如何该提前进行了。姓阮的必须弄走。这一回一定要把姓阮的弄走。这样的人不吃点苦头是不行的。申主席回头看一眼教工宿舍楼,一扇窗户突然就关上了。申主席心里头数一数楼层,是白老师的家。老白这一回是亏了。老白的心里头这一回是十五个教师钓鱼,肯定是七上八下了。 作为这次钓鱼锦标赛的发起者,阮副主席突然就病倒了,两天没有上班,而整个学校里的老师似乎也病了,没有人对这件事情评论什么,批评什么。以往可不是这样的。校领导心里有数,但是教工不提,他们也就只能不知道。"不知道",事情就好办多了。整座学校笼罩在理性的宁静之中。养鱼的人不敢站出来禁止垂钓,钓鱼的人也就没有必要回避什么。抬头上课,低头吃鱼,还有什么好说的?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学校如同水一样寂静,老师们全像水下的鱼,叼着香烟畅游过来又畅游过去。香烟从他们的嘴里冒出来,仿佛唇边泛起了一连串的水泡泡,悠悠然呢。 但是,这天下午事情就闹大了,全校最老实的图书管理员参与到故事里来了,有时候老实人一出现故事反而会往高潮那边跑。 双雌会 下午的放学铃声是在四点三十分正点响起来的。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黄温柔在四点三十一分锁上了图书馆的大门。黄温柔脾气很温,说话的声音又柔,老师们都叫他黄温柔。黄温柔遇事总要让三分,吃亏的时候当然多。谁也不曾想到黄温柔这一回胆大得包了天,居然弄来一只渔网,和他的老婆一起来到溟池。黄温柔的肩上挂着网,他的老婆手里提着两塑料桶。他们来到池边,满脸都是杀气。 早早就有两个老师在水里下了鱼钩。黄温柔谁也不看,一来到池边就开始料理渔网,刚理完,"呼"的一下,纲举目张,渔网在空中张开了一道漂亮的圆圈,一直罩到池的底部去。黄温柔扶了扶眼镜,老渔夫那样十分沉稳地收网,第一网就有收成。黄温柔的老婆把几条鱼捡到水桶里去,微笑着说:"真的有鱼。"黄温柔认真地说:"真的,真的有鱼。" 年轻的数学教师高老师刚刚打好鱼窝。他在中午才把鱼钩和鱼竿备齐,都向女儿保证了,今天晚上也吃鱼。眼前这样大的打击高老师实在是承受不起的。高老师放下鱼竿,走到黄温柔面前,说:"黄温柔,动静大了点吧?" 黄温柔的老婆客客气气地说:"高老师,你钓你的,不碍事的。" 高老师说:"我是不碍事,你碍我的事呢。" 黄温柔的老婆笑着说:"我们在这儿,你在那儿,怎么就碍着你的事了?" 高老师说:"一起来玩玩的嘛,怎么真的做起渔民来了,你这样凶猛,鱼哪有心思咬钩?" 黄温柔的老婆说:"捕鱼就是捕鱼,假斯文做什么--玩玩的,这么多年了怎么现在才来玩玩?你能玩我们家老黄为什么不能玩?" 高老师双手叉着腰,深叹一口气,说不出话。这时黄温柔的第二网又出水了,黄温柔抓了两条鱼,塞到高老师面前,说:"高老师你拿着,就算你钓的。" 高老师瞪起眼,大声说:"我要你的鱼做什么?" 黄温柔说:"拿着吧,我有网,来得快。" 高老师说:"把溟池搬到你们家冰箱里好了。" 这时候钓鱼的大军都来齐了。老师们扛着鱼竿,像揭竿而起的农民义军。十几个老师一起围在黄温柔的身边,斜着目光做谴责状。黄温柔的老婆高声喊道:"怕什么?有什么好怕的?他们都有职称,你呢?他们都上课堂,你呢?他们到了寒假都有课时费、年终奖,你呢?--不能什么事都吃亏,撒,给我撒,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全给我捞上来!" 群男斗不过好女。老师们怒目而视,不过,能做的好像也就是这么多了。他们有职称,能上课堂,年终有课时费,可不能对一个女人太过分了。 食堂白案组组长杨春妹就是在这个时候杀将出来的。杨春妹一出场便英姿飒爽。杨春妹走上来,不说一句话,提了黄温柔老婆的鱼桶就丢到池子里去。杨春妹说:"老师们钓钓鱼也是为了休息更好地工作,你怎么能这样?--我姓杨的眼里揉不得沙!回家去吧你!"周围的老师们一起鼓起掌。掌声响完了黄温柔的老婆才回过神来。她把双手抱在胸前,平心静气地说:"把鱼还给我。" 杨春妹说:"你算了,我治不了别人还治不了你?" "你还不还?" 杨春妹抱起胳膊一声冷笑。 杨春妹还是得意得太早了。黄温柔的老婆可不温柔,低下头对准杨春妹的胸脯就冲了过去。杨春妹倒了身子,栽进了溟池,"咚"的一声,溅起好大一块水花。黄温柔的老婆对准溟池"呸"了一口,拉起黄温柔,对老师们说:"钓吧,谁钓到这条母鱼就归谁。" 当天晚上校长在电话里听到了事态的最新报告。校长大声骂道:"不像话!哪里有一点为人师表的样子嘛?"校长当即指示,"明天"必须把溟池里的鱼"一网打尽",绝不允许"留有后患"! 第二天是一个打鱼的日子。溟池里的鱼经过这一天的劫难差不多全部灭绝。鱼的故事暂此打住。溟池的故事告一段落。 承包 故事过了高潮就会往反处去。溟池几经波折,终于风静浪止了。生活中大事情总是不断地来,一个替代另一个,也是很正常的事。老师们的注意力很快迁移到住房改革上去了。溟池只好闲在那儿,天气好的时候把教学楼的倒影映照出来给大伙看,那些倒影软软绵绵的,像海藻,一直垂悬到很深的地方去。 不过惦记溟池的人总还是有的。政治组的邢老师就是。邢老师不喜欢赶热闹。邢老师对 付热闹的事情有一个十六字原则:"敌进我退,敌疲我扰,敌困我打,敌退我追"。现在,老师们关心房改,邢老师当机立断: 插手溟池。 从任何一个角度说,溟池终究是上等的自然资源,养鱼可,种荷亦可;养虾可,植蚌亦可。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必须从法律上得到溟池的所有权。数学组的白老师之所以把事情弄成了一出闹剧,说到底就是没有掌握溟池的命脉。在所有权这个大问题上,白老师的数学精明败给了白老师的农民心态。捞油水和讨便宜是干不成大事的。邢老师有前车之鉴,经过充分可行性论证,向校方递交了一份书面报告。报告称: 他愿意从卫生、管理、维修等诸方面全面负责溟池,在此期间可以相应地成为溟池的使用者,若使用得当,偶有赢利,每年可向校方缴纳红利若干,他人未经许可不得侵犯使用权。 这依然是捞溟池的油水讨溟池的便宜,但性质就不一样了,一举一动合情合理又合法。说得大一点,这不就是改革么?不就是市场经济投向教育战线的一抹阳光与一缕微笑么?溟池的波涛不就是时代的心律与脉搏么? 邢老师敲响了学校党支部书记的大门。 这次谈判邢老师是有备而来的。他从宏观与微观论证了承包管理的外部态势与内部可能;他尽可能地回避"承包之后用溟池养什么"这个要害问题,他"还没有想好","没有想那么细",他只是想"承包管理",和校领导一起把"溟池建设成精神文明,同时也是物质文明的窗口",把溟池建设成"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邢老师不急、不躁,没有强烈的取胜欲望。邢老师娓娓而谈,口齿清晰,夹叙夹议,逻辑严密。但是不抒情、不咋唬,不搞字字血与声声泪。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尔后,书记点头了。书记答应在星期三的例会上"郑重地提出这个问题"。邢老师点到即止,不寒暄,不重复,不追忆似水年华,不憧憬光明未来,不枝不蔓,不卑不亢,起身告退。书记送到门口,关上门。书记关上门之后开始回味邢老师的话,喟然长叹:"人才,新型的管理人才。" 溟池的"承包管理"在星期三的例会上得到了全面肯定。书记意犹未尽,又在周五的教职工大会上全面介绍了邢老师的承包方案,书记说,不仅是溟池,行政楼、教学楼、食堂、体育馆、音乐楼、美术楼都欢迎广大教职工全方位地进行承包管理。 白老师坐在会议室的最后一排,叼着烟,很突然地大声说:"说了那么多,我看就是一句话,自己养鱼,不让别人钓!" 大伙便哄笑。 邢老师站起身,也笑。邢老师说:"有这个意思,但也不全是。机会均等,溟池现在归谁还说不上呢,大家都可以投标嘛。" 白老师取下香烟,说:"你出多少?" 邢老师瞟了一眼书记,书记有些茫然,至今为止,他们并没讨论价格问题。邢老师很平静地一口报出了价格:"两百。" "我两百二。"白老师说。 "两百四十七。"邢老师不急不慢地说,一副很在行的样子。谁也想不到他会报出这么一个古怪的数字来。教政治的就是比教数学的更会玩数字。 白老师往前排看了看,他的老婆正坐在第四排的偏左部位。白老师有点犹豫,说:"两百五。" 邢老师故意不开口。他不急于报价。邢老师把脸上的微笑弄得相当匀,点起香烟漫不经心地四处观察。姓白的他摸得透。真正的数学脑袋只会算抽象的账,一遇上具体的账目,他们都不灵。白老师的额头上出现了反光。那是汗。额头上的汗是智力的排泄物,同样也是沉着和镇定的腐烂剂。溟池给姓白的带来的惊恐太巨大了,至今没有能够平复。姓白的报完价就往四处看,目光里头有了紧张。他在找,找人买他的"二百五",姓邢的万一真的撒手,他把二百五十块现金扔到臭水坑里做什么?这不是冤大头又是什么? 邢老师静了好半天,小声说:"二百五十一。"语气里头全是四两拨千斤。邢老师低着头,一副奉陪到底的自得样子。 两百五十一。溟池。成交。 然而当天晚上老师们就算过账来了。两百五十一,按鲫鱼价七块钱一斤算,再往细处抠,也就是三十六斤七两的鲫鱼。这不是白送又是什么?这个便宜他姓邢的可是讨大了。溟池是人民的财产,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换回了这江山一片,他姓邢的凭什么只用三十六斤七两的鲫鱼就承包了? 人民不答应。 "人民"是谁?人民就是除去当事人之外的所有的人。 "人民"有了冤就要伸冤。 "人民"当天晚上就找到了党,具体一点说,生物组的江老师和音乐组的史老师当天晚上就给支部书记打去了电话。电话开门见山,一上来就有了火药味,有人说对下午的拍卖,群众有想法。书记撷其要害,问曰:"谁?"人民避实就虚,答道:"群众。"书记严正相告:"会上已经产生决定了。"但"人民"不依不饶:"公证了没有?"书记说:"法律问题,你们找校长,他是法人代表。"书记在挂断电话之前重复了党的办事原则,书记厉声说:"党的原则是说话算数,取信于民。" 故事就陷入了僵局。僵局意味着故事既不肯往甲方发展,同样也不肯往乙方发展。一宿无话。 伤心的插曲(一) 年轻的女教师叶雅林是生活在溟池故事之中的客人。这位学历史的佳人在大学一年级就匆匆恋爱了。她后来嫁给了那位中文系的才子,诗人哈桑。诗人哈桑在学生时代发表过三十七首诗,毕业之后却不行了,一首诗都写不出。然而哈桑走到哪里都不说自己的真实姓名,他总是这样介绍自己:"我是哈桑。"但是没有人知道哈桑是谁,这是一个令人伤心的现实。哈桑对此很不满意。他在一首诗里写道:流鼻血的时代没有人认识哈桑 哈桑流下了伤心的鼻血 哈桑说 这是哈桑的鼻血呵 哈桑的血甚至哈桑自己都认不出来 ……下面便写不下去了。 更要命的事情还不在诗写不出来,而是哈桑没有工作。哈桑大学并没有毕业,他在实习期间把诗歌都写到女中学生的肚子里去了,女中学生的肚子又藏不住事,事情就大了。哈桑是在临毕业不足一个月的时候让校方开除的。叶雅林就是让鬼迷了心窍,刚刚毕业便和哈桑结婚了。新婚之夜才子哈桑用天蓝色签字笔在叶佳人的胸脯上写下了两行诗:年轻人的错误总有上帝原谅 我的错误因为你而越发芬芳哈桑流泪了,叶雅林也流了泪。 结婚后哈桑依附在叶雅林的身边生活,决心静下心来好好写诗。后来写出毛病来了,写之前总要喝酒,酒不下肚子身体就找不到感觉。然而每次哈桑总要喝到大醉,醉了之后脑子里的诗"永远不属于哈桑的手"。很难办。后来哈桑说,决定亲自去干预生活了。先炒股,忙了好几天都没有能够弄到钱,罢了。后来哈桑结交了一批朋友,开始做起了生意,先是电脑,再是装潢,最后总算开了一家小面馆。每一次都像哈桑写诗,尚未落笔胸中的激情便呼啦啦汹涌,但是两行之后便不行了,浪峰与浪谷一平均,即刻如止水一般平整。好歹面条店是开起来了,哈桑只做了四十天,四十天之后哈桑十分忧伤地离开了。他忍受不了"中国人的吃相"。他撕下一张备课纸,向叶雅林交待了辞职不干的全部原因:中国人,你的吃相总是那么恶! 啃包子,啃锅贴, 尤其是吃面条!叶雅林望着丈夫的新作,伤心地说:"我晚几年生孩子,供你,养你,养到你能自立的那一天!" 叶雅林流泪了。哈桑也流了泪。哈桑擦完泪水便给他的爱妻献上了半首诗:给Y·L 尽管我是你的丈夫 但女人终究是人类的母亲 ……每天晚上叶雅林老师都要到校外兼课。不是上历史,而是讲童话。一个老板的七岁儿子患上了失眠症,没有童话是睡不进去的,老板的童话讲完了,老板太太的童话也讲完了,讲完了就得找人,叶雅林老师是老板家第七位童话叙述者,她的童话都是历史故事改编的,孩子爱听,大人也爱听。孩子很快就喜欢上叶雅林老师了,赏给她一百元人民币,叶老师不好意思要,孩子他妈就说:"孩子给你,你就拿着。"叶老师就拿着。 星期一的晚上叶老师准时去上班,哈桑一个人在家里喝闷酒,把心情给喝坏掉了,哈桑从抽屉里搜索了一些碎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生活里头找点意思。哈桑来到电子游戏室,远远地看见一个女人坐在角子机前,她叼着烟,穿了一件很短的裙子,两条腿分得很开,叉着跷在那里。一条大腿上放着烟缸,一条大腿上放着角子,哈桑走到她的身后去,替她观察角子机里的局势。哈桑只看了两眼就把手伸到角子盒里去了,替她投进去一枚。女人还没有回过头来,角子机便响了,咣丁咣当吐出来一串。女人取下香烟,弹掉烟灰,歪着下唇对哈桑笑起来,说:"手气不错嘛。"哈桑也笑了笑,说:"要看摸到什么了。"女人一听这话就开始认真打量哈桑,不像生意人,不是数票子的主,便开始往文人上猜。教书匠也不像,没那胆。哈桑往四周瞟了两眼,欠一欠身子,说:"换个地方玩玩。"女人话里有话地说:"你赌得起吧?"哈桑没有正面回答,说:"赌的意思不在钱,赌的是胆子。"女人知道不是跑码头的老客,老客只管价钱,不生事。这年头只有小文人还在学孔雀,交尾之前抖弄几下屁股后头的几根骚毛。他们是不嫖的,要弄花样,以爱的方式做嫖的事情。真是少花钱,多办事。哈桑看了看表,十分夸张地说:"你瞧你,天都快亮了。"女人很疲惫地笑一笑,眨巴眼睛,想努力着脸红,没红起来。女人和一个东北壮汉子在床上"整"了一下午,却没有捞到什么票子,心情正不好,想在星期一晚上好好玩玩的,放松一下,就遇上哈桑这么一个"冤大头"。女人咬住下唇,对自己说,我他妈的先消遣消遣你这个穷酸娃子再说。女人低下头,伤心地说:"你走吧,别拿我们开心,我知道你有老婆孩子的。"哈桑盯住女人,无声地摇头,似乎在怪她不晓事理,好半天才说:"俗了。两码子事。" "什么两码子事嘛。" "两码子事。俗了。" 伤心的插曲(二) 但女人还是带哈桑走了。女人叫了一辆出租车,把哈桑带到了一幢楼的四楼上去。哈桑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内分泌的燠杂气味。哈桑走到窗前,这座大楼居然就在幼儿师范学校的后身,站在四楼还能看见溟池呢,溟池的再那边不就是诗人哈桑的家么,这一刻的溟池真是漂亮,墨黑墨黑的像抒情诗人的瞳孔,眨都不眨一下。女人关上门,身子贴在门板上,两只手背在身后,不动,看他的手段。无聊的时候捕鱼是一乐,做一条小银鱼让傻瓜去捕也是一乐,的确是很好玩的,就是贴上一回生意又能有什么,反正也亏不掉什么的。哈桑拉上窗帘 ,回过头来,走到她的面前,两只手支在门上,把女人关在怀里了。女人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哈桑吻她一口,说:"君子先动口,再动手。"这么说着竟把她抱起来,十分孟浪地丢在席梦思上,女人在席梦思上颠了几下,生气了,很不高兴地说:"怎么这样?"哈桑用身子压住她,十分熟稔地把她扒了,脸上的赘疣闪耀出白色的油光,看上去无比地淫邪与下流。女人突然生出一股厌恶,就是给钱姑奶奶也不肯和他干的,女人厉声说:"放开,你怎么这样?"哈桑说:"装淑女有什么劲,我一眼就看出你了。" 女人推了他一把,说:"你一眼看出什么了,你他妈的买双鞋还得问问价!"哈桑摁住她的手,又吻了一回,说:"告诉我,你是什么鞋?"女人的挣扎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女人正色道:"放开,你下来!"哈桑不下来,说进去就进去了,真的是说时迟,那时快。女人原想逗他解解闷的,没料到居然栽在这种东西的手上。哈桑开始动,女人想收住身子,但收不住,只好跟着他动,一边动一边骂:"下作,下作。" 哈桑弄完了,躺下来,长长地一声叹息。女人躺在一边大口大口地换气。哈桑拍拍她的腿,说:"知足吧。你知道你和谁上过床了?--你和著名诗人在床上共过事呢,我的名字可是上过世界名人录的。"女人不说话,她咽不下这口气,女人坐起身子,说:"你少废话,给钱,一千五。"哈桑说:"又俗了。"女人说:"嫌俗你给三千,--你给钱。"哈桑拽过上衣,点上烟,平静地说:"钱我是不能给的,--那成什么了?我从不做那种事的。做你们这种事的女人,不和名人厮守能有什么大出息?自古就有娼妓成了大明星的,名垂青史呢,凭什么?马湘兰身后有王登,柳如是身后是钱谦益,董小宛有冒辟疆,李香君有侯方域,卞玉京有吴伟业,侯慧卿有冯梦龙,而你呢?--有我。你总不会不想成名罢?"女人踹了他一脚,有些气急败坏,说:"我要成名做什么?--给钱!你他妈给不给钱?"哈桑摇摇头,开始套衣服,忧伤地说:"俗。钱我是不能给的,再说我也没有,要钱没有,要诗我可以送你一首。" 诗人哈桑在回家的路上忽略了一个重要细节,那个女人跟踪他了。战争年代大部分女间谍都是娼妓,而和平时期娼妓们都能成为间谍,这真是诗人哈桑的大不幸。那个女人一直跟到哈桑的楼下,一直看见哈桑进门,一直看见哈桑的窗口亮起灯光。女人从幼儿师范学校退出来,打了两个寻呼,把哈桑家的准确地址留到朋友的汉显寻呼机上去,随后叫了一辆出租,到电子游艺厅去继续她的角子游戏。叶雅林老师从校外归来的时候教工楼的空地上围了好几圈师生,有人正在楼上大叫,伴随着一阵打砸,好像是在自己的家里。接下来三四个男人真的从她的家门口出来了,他们一路走一路骂,骂得极难听,但却是打完了、砸过了的解气口吻。叶雅林老师听出了灾难种种,她从那些骂人的话里听出来了,灾难就在她的家里,伴随着窗口的灯光呈现出生存的癔态,呈现出夜间的骇人的局面。叶雅林老师没有敢露面。她躲在暗处。叶雅林老师感谢上帝留给她一块黑暗。这块温柔仁慈的黑暗挽救了她。至少,在某一个时刻黑暗帮助了这个辛苦与痴情的古典女人。 哈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半钟,昨天晚上他被揍得不轻,嘴里头出了很多血。客厅里躺了许多器皿的碎片。整个家像农贸市场上的生猪,被解构得面目全非。哈桑坐起来,吸了一支烟,突然记起来叶雅林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哈桑胡乱吃了几块饼干,倒下头又睡了。这个回头觉一直睡到下午两点。下午两点诗人哈桑真的饿空了,就叫了几声妻子的名字,没人应。哈桑下了楼,打算到门口吃一碗阳春面。刚走了两步听到溟池那边响起了纷乱的脚步声,有人尖叫说"漂上来了"。哈桑不关心溟池里的事,那些都是小市民的混杂故事,和诗人永远沾不上边的。哈桑坐在小店里头吃了一碗面条外加十只锅贴。饱了。这时候有人从校门口出来,说,叶雅林老师的尸体从溟池底下漂上来了。 无人承包 叶雅林老师的尸体被人捞了上来,平放在溟池边的水磨石凳面上。她的上衣口袋里有一条小鱼,活的,张大了嘴巴正在毫无意义地呼吸。叶老师的两只手攥成了拳头,拳头里全是黑色的淤泥。哈桑走到池边的时候所有师生全散去了,人们的目光里头有了许多浮动的东西,如受惊的小鱼,晶晶亮亮地疾速飞窜。 最早对叶老师之死做出反应的是邢老师。邢老师赶在下班之前找到了学校的支部书记, 明确表示,由于"突发的不可抗力之因素"溟池他是不想再承包了。书记正和校长一起闷着脑袋抽烟,好半天回不过神来。但书记表示"理解"。邢老师把自己的话复述过一遍,书记无力地抬起手,朝手背的方向掸了掸,没有再说话。邢老师看见一截长长的烟灰掉落在地上,很快退着脚步出去。 溟池再一次成为热点,但是溟池第一次不是作为事态的中心,而是作为事态的背景被人们所关注、所谈论。在这次谈论中"承包"这个话题被人们舍弃了,人们开始追踪诗人哈桑与他的妻子叶雅林之间的隐秘生活,即隐私。人们传播、创造、补充、发挥,故事的脉络比生活自身还要清晰、完整、因果相联、合缝合榫。死去的人是不朽的,他们的生命一定会在人们的猜测和设定中重新生活一次,乃至于重新辉煌一次。人们用气声、耳语以及投入的激情描述和重复死者的往事,所有的人都是当局者,只有死者自身在冥冥之中悄然旁观。这个热门话题被持续了两个星期,是语文组的倪老师为这个热门话题做了最后总结。倪老师远远地望着溟池,这个昔日的荷塘,深情地说:"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这是《红楼梦》里头的句子,湘云和黛玉联出来的五言诗,又凄清又阴冷,听得老师们心里头凛凛的。人们也意识到似乎说得太多了,要招惹上叶老师的灵魂的。于是缄口,不提。 池水就这么静卧在溟池里,好几个月波澜不惊,水外面走的是人,水下面游的是鱼,互不干涉。故事就这么又完了一个段落。 继续承包 一九九五年的春光开始明媚了。时光就这样,转一圈之后又会过来的。春光可以回归,故事当然也就有了回归的可能。开春后不久溟池的故事就让人续上了。 过老师承包溟池几乎没有花力气,原因有二: 一、 叶老师事发之后溟池的水越发阴森了,一到晚上水的底部仿佛长出许多手来,稍不留神就会抓上来的。师生们避之惟恐不及,承包便没有任何竞争者。二、 承包几经周折,几经失败,为后人留下甚为丰盛的战斗遗产。 过老师胆小,近乎猥琐,类似于鼠科动物,整天伸头伸脑,举手投足里头都有防范和撤退的后继准备,这样的人或动物不参与捕杀,但他(它)们有一种本能,总是在事态的末尾参与进来,正好坐收利益。 过老师用一百五十元人民币承包了溟池。溟池到手得异常顺当,粗人的屁一样唾手可得。过老师交了钱就到溟池的岸边来了,背着手,款款漫步。过老师产生了首长的感觉,产生了地主的感觉。这两种感觉都很好,感觉一好过老师就要笑,忍不住。过老师伸出头看一眼水里的倒影,水底下他的笑相很丑。人一得意了笑起来往往会没有分寸,笑得撕开来了。过老师往池里头踢了一块小砖头,用波浪把自己的倒影抹掉,不笑了。 过老师通过学生的家长弄来了鱼苗,放到溟池里去。过老师发动学生砍了许多树枝,在溟池四周围起了一道栅栏。这样一来就有老师向学校反映了,说像什么?都像小富农的两亩三分地了。书记只好把过老师叫过来,让他注意"影响"。过老师不说话,一双眼就红了,噙了两朵泪,逼不回去,也淌不下来。书记只好作罢,关照一句"注意影响"兀自先走人了。 过老师自制了一副鱼竿,很悠然地坐到溟池边上开始钓鱼了。钓鱼是假,看塘是真。过老师出门之前关照他的老婆,他"钓鱼"去了。关照钓鱼是假,逃避家务是真。溟池里头还有旧时的鱼,个子已经很不小了。过老师一个傍晚钓了六条,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老婆送上晚饭,问:"钓了几条?" 过老师说:"六条。" 老婆说:"鱼呢?" 过老师说:"放到我们家鱼塘里了。" 老婆把筷子拍在餐桌上,骂道:"你多大出息!" 过老师说:"肉烂在自家锅里,鱼养在自家塘里,怎么了?" 过老师的课余时间差不多都用在溟池了。蹲在那里闲也是闲着,就长肉。几十天下来人胖了十多斤,肉全长在脸上,加上整天日晒,眼看着就成了黑胖子了。因为有了肉,过老师的笑容变得缓慢又持久了,好不容易笑出来,就不容易消散。过老师的脸上终日悬挂着微笑了。胖胖的,微黑的微笑。 故事怀上的故事胎 溟池的四周围上栅栏,过老师终日厮守,故事的格局就这样形成了。总务处的花副主任偶尔也过去看看,和过老师说几句话,问几句水下面的情形,别的便再也没有什么了。 在故事的平稳阶段花副主任的出现是饶有趣味的。这里头就有"善者不来,来者不善"这一层古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花副主任都没有介入故事,现在,花副主任登场了。 过老师正式向溟池投放鱼苗不久,花副主任悄悄投进了蟹苗。当然,投放是极为保密的,投放前的侦察和论证工作也是极为严格的。溟池的池岸直上直下,又是水泥结构,这样一来螃蟹就比鱼苗更为隐蔽。鱼高兴了还会打几个水漂,但螃蟹不会,螃蟹生气了可以欺侮欺侮鱼苗,但鱼苗总是不会欺侮螃蟹的。就算有人偷着垂钓,螃蟹又不会吃钩。这样的借鸡下蛋神也不知鬼也不觉,又不吃亏,除了花副主任谁还能做得出这样的便宜买卖?从技术上说,惟一的难处就在干塘收获的那一天,水落螃蟹出,事情总要公开的。不过,魔高一丈就为了应付道高一尺,办法总是会有的。花副主任好歹也是个官,对付一个姓过的办法总是有。 花副主任把所有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全想过了,过老师天天替他看着塘,只等着秋风起螃蟹肥了。花副主任就是没能想到车队的司机耿老二会插上一杠,当然,那是后话了。耿师傅的出现把溟池的故事推向了高潮。 而现在,故事怀上了故事胎。过老师正小心翼翼,像一个孕妇,腆着他的"大肚子"。花副主任则消受着过老师的悉心照料,也可以这么说,花副主任正以局外人的闲散心态注视着过老师的十月怀胎。花副主任过一些日子就会到溟池那里转悠的,看望或者说监督过老师漫长的养鱼生涯。 但是过老师很开心。 过老师开心花副主任自然也就很开心。 溟池里的鱼苗使溟池的故事风静浪止了。用三年级一位学生作文中的话说:"溟池在蓝的天白的云下面,如美人春睡,一双渴睡的眼欲开还闭,溟池,静静的溟池唷!" 就是在这样的平安无事里司机耿师傅卷了进来。耿师傅卷进来之后溟池无风就是三尺浪。耿师傅大头,大手,大眼睛,大嗓门,属于好话也要粗声恶气的那种好汉。耿师傅有一句伟大的口头禅,叫作"烦不了那么多"。耿师傅说这句话的时候惯于先吐口唾沫,而后吊起左眼的眉梢,做出财大气粗,或者说,做出"我是你爸爸"那样的神气,嘟哝一句:"烦不了那么多。"这样的人容易被人激将,这样的人骨子里也喜欢被人激将。反正是一乐,反正他做什么也不会有什么顾忌或后遗症。谁也奈何不得的。"烦不了那么多"。 这一天后勤人员一起挤在会议室开会。开完了大伙便轧成一堆神聊。食堂白案组的杨春妹老是把话题往鱼上引导,谁也没有留意。后来杨春妹说,春节前白老师的学生送过来一条鲤鱼,七八斤呢,用网养在池塘里居然让它逃了。这么一说几个爱钓鱼的就起哄,耿师傅说:"是鲤鱼啵?是鲤鱼我肯定能钓得出来。"杨春妹瞟了他一眼,说:"算了吧你,鲤鱼又不是桑塔纳,能听你摆弄。你要能钓上来,鱼归你,我贴你一条红塔山。"耿师傅被这么一激身上的汽油味全飘出来了,吊起左眉梢说:"还真有一条鱼?"杨春妹便不耐烦,嘎着嗓子说:"骗你做什么?我又不缺你做女婿。"大伙就笑。耿师傅说:"只要有,十天之内我不给你钓上来,你拿我的屁眼做气缸!" 这个赌打下来耿师傅就拿了钓鱼当事业做了。耿师傅提上茶杯,把香烟丢在石凳上,把火机压在烟盒上,端着鱼竿,像电影里站哨的二皇军。这么站了两天,钓上来的小鱼全让他砸出水来了。过老师把这一切全看在眼里,心里头上了一把钩,拽得疼。过老师终于走上来,轻声说:"耿师傅钓鱼呢?" 耿师傅支吾了一声。 过老师说:"我已经承包了。" 耿师傅就又支吾一声。 过老师说:"我是说,我已经承包下来了。" 耿师傅回过头,斜着眼睛,却不支吾了。 耿师傅不支吾过老师心里便没底,伸出一只巴掌,说:"你钓。" 这么说着话耿师傅又钓上来一条,耿师傅卸了钩,顺手就把鱼扔在地上。过老师走上去,重新把鱼丢在水里去。 耿师傅说:"你烦不烦?扔下去它又要吃钩,烦不烦?" "我承包了。" "承包就承包了,我又没弄你的池子,我是把水弄破了还是把水弄旧了,烦不烦!" "我真的承包了。" "你噜苏什么?你他妈的噜苏什么?" "你讲不讲道理?" "再噜苏我叫你下池子喝鱼汤,--你他妈酸不酸,你是教师,我是工人,我在乎你?奶奶个,噜苏!烦不了那么多!" 好的故事 过老师是不该为这点小事找书记去的,书记也就更不该为这点小事找耿师傅了。书记语重心长,但书记的语重心长恰恰是一个致命的错误。书记要是这样就好了: 先递上一根烟,然后破口就骂,既口气严厉,又亲切热乎,让人觉得书记和司机是一对仗义的兄弟,骂得,打得。可是书记就是语重心长了。书记刚刚语重心长耿师傅的脸便拉了下来。语重心长是什么鸟东西?耿师傅不吃这一套。 耿师傅的坏脾气在这个时候已经蹿出去了蓝色火苗。他的坏脾气真是炉火纯青。耿师傅正找不到机会了结杨春妹的那个赌,真他妈的天赐良机了。耿师傅没有听完书记的话,骂了一声"姓过的小赤佬",转过身子就走了。耿师傅来到卡车的车库,打开锁,扔掉铁链子,轰隆隆地拉开大铁门,迎面扑过来一阵浓烈的柴油味。耿师傅提起柴油桶,桶内的柴油足足的三十升。耿师傅带上柴油,开始发动汽车。耿师傅把汽车开到溟池边,车子"嘎吱"一声便刹住了。耿师傅提了油桶站到溟池的岸上去,拧开螺口铁盖,把三十升柴油一股脑儿全倒进去了。耿师傅扔开油桶,大声说:"我让你吃鱼,我让你泛泡泡,吃鱼屁!" 春光正融融。艳阳正当头。三十升柴油长满了脚,像一群蜈蚣爬满了溟池的水平面,一点空隙都没有留下来。柴油覆盖在池水的表面,阳光的七种组合色彩在水池里的油面上分解了、液化了,汪了一大摊。风乍起,吹皱一池斑斓。柴油在阳光下展示出一种漂浮的艳丽和癔态的聚散,又陆离又喧嚣,又诡异又妖冶;变动不居,油荡光漾,仿佛隐匿和溶解了一个好的故事,这故事很美丽,有趣。许多美丽的人和美丽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故事里的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耿师傅对走过来的学生挥了挥胳膊,大声说:"过来,好看。" 溟池里的缤纷景象没有能够久长,离盛夏尚远,溟池的水便黑掉了,发出丰富与肥沃的腐臭。溟池里没有一只蚊子,没有一只苍蝇,甚至没有一只水马。麻雀在天上飞,它们飞过溟池的时候都要在溟池的上空绕过一道巨大的弧线。没有人再提及溟池了。除了学校里的官方公告。公告说: 溟池乃国家资源,在任何时候任何人均不得以个人名义占有、租赁、转让、使用,如有觊觎,则任何个人之权利将得不到国法及校规之保护。特此通告。溟池的故事便终止于臭气烘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