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终结               18“黄继光”   


            

  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半个世纪前的志愿军战士黄继光早已不是一个人名,而
是一种精神,一种民族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象征。黄继光用身体去堵敌人枪眼的事迹
演变成一种文化,哺育一代代中国青少年成长。

  曾几何时,金三角战场上也出现过一位黄继光,他的事迹在境外到处流传。别
人告诉我,他的名字叫张育海,是一位优秀的北京知青。许多境外知青动情地对我
说:你写写张育海吧,至少应该让他的祖国和人民知道,他们有一个优秀的儿子已
经在异国他乡默默地长眠三十多年了。

  但是关于张育海的家庭背景及其经历,今天所能了解到的仅限于他来自首都北
京,中学加入共青团,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1969年下乡到贵州山区插队,
当月即与同学一道前往云南边疆,越境参加世界革命。有人说张育海出身高干家庭,
“文革”开始参加北京“联动”(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简称),是个联动分子;
也有人说其父为刘少奇黑线上的人,受家庭所累,所以才被赶下农村。总之三十多
年前这个踽踽独行的北京青年像一颗闪亮的流星,短暂地划过金三角的历史夜空,
他只来得及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光亮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与张育海同为游击队战友的梁晓军向我回忆说:张育海身上有一种与众不同的
特殊气质,高贵、目光远大、卓尔不群,我相信这同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和来自首都
北京有关。他勤于读书,勇于思考,意志坚定,激情洋溢。他像磁场一样影响着周
围许多知青,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所谓“人格魅力”吧。

  但凡认识张育海的人都向我证实这位北京知青刻苦读书的感人事迹。据说他从
北京到贵州插队,又从贵州跋涉千里投奔金三角红色游击队,一路如何历尽艰辛可
想而知。他扔掉几乎所有生活用具,惟一保存的是一包沉甸甸的马列书籍。

  还有人对我说,张育海的战争生涯虽然短暂,但是他的表现可谓出类拔萃。第
一次参战之后他就抑止不住激动心情,正式向营部递交入党申请书,他是中国知青
中第一个申请加入外国革命党的人。不久他又被任命为连部书记(文书),副排级,
因此他又是红色游击队中第一个提干的中国知青。




  1969年6月21日,前线围歼战打响。梁晓军回忆说,张育海手持冲锋枪,
准备向敌人发起冲锋。上午9点,战斗打响,他留给战友最后一句话说:头埋低一
点,动作要快,当心敌人(子弹)。

  冲锋号响起来,张育海带头冲出战壕,扑向敌人火力点。但是仅仅几十秒钟以
后,他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把一切献给金三角人民最伟大壮丽的解放事业。
此时距离这位北京知青20周岁生日仅仅还差几天。

  张育海成为红色游击队第一个阵亡的中国知青。战友把他埋在战场上,梁晓军
特意在军用地图上标出坐标来,誓言革命成功再来为烈士重建纪念碑。游击队总部
授予张育海革命烈士和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追认外国革命党党员,追记一等功。
文艺宣传队把他的事迹编排成歌舞和话剧到处巡回演出,北京知青的事迹在红色根
据地到处传诵。

  我问他们:后来呢,纪念碑落成了吗?

  他们摇头,我看见老知青眼睛里蒙上了一道阴影。好久过后有人叹息道:你知
道战争有多残酷吗?每仗下来都会有人伤亡,比如著名的南下战役,竟有数百知青
牺牲,许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名字,谁顾得上纪念碑呢?


 

                                 下一页  回目录  在线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