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王教授的妻子刚刚做了脉管炎手术,出院回家后,刀口处总有不规律的疼痛。王教授给刘云打电话想做一点儿咨询,但还没等他述说症状,刘云就提出自己下班后去看一看。王教授很感动,就提议让刘云叫上耿林,顺便在他家吃晚饭。 刘云在路上买了好多水果,希望替师母看完病也能跟他们聊聊,也许耿林已经跟他们说过了自己的状态,说不定通过这样的聊天儿她能获得一些启示,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什么。自从决定把丈夫夺回来之后,她一直很茫然,给耿林打过两次电话,得到的回答是现在最好不见面,等他们都有了心理准备之后,耿林来找她。她想不太好耿林的态度意味着什么,但肯定不是绝情要离婚的态度。她想,如果耿林真的要跟那个女人结婚,可以现在就明确提出跟她离婚。世界在刘云这样没有经过风浪的女人眼中还是那么简单,也许她永远也想不到,另一种不显眼的感情左右许多人,让他们无法张口说出他们的目的,尽管这目的是他们无论如何要达到的。这种感情就叫内疚。 刘云拎着水果往车站走的时候,听见后面有人喊她,她回头发现是吴刚。他坐在摩托上,正伸手把头盔摘下来。 “这么巧,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刘云走近吴刚,把手里沉甸甸的水果放到脚旁。 “去看病人?”吴刚看见水果便没有说出自己的计划,他是想请刘云去他的酒吧听爵士歌手演唱的。 “你怎么知道的?”刘云兴奋地发问,看见吴刚,她觉得心里不再那么空荡了。 “瞎猜的。”吴刚并没有因为刘云的热情也兴奋起来,他一直都非常喜欢刘云,也在背后做一些不让她察觉,但能多少保护她的事情。他知道刘云对他很重要,但到底有多重要他有时无法想得很透彻。作为一个男人,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做到哪一步,比如再一次结婚。他不能想象,但他一直都这么认为,刘云天生就是该成为妻子的那类女人。所以,他在刘云面前最努力做的一件事,就是克制自己,不让他的感情外露。 “找我有什么事吗?” “啊,没事,离老远我就看见你了,我捎你一段吧?” “坐摩托?”刘云害怕地问,“我这辈子还没坐过摩托呐。” “那就更应该试试了。”吴刚依旧轻描淡写地劝她,“对了,陈大明那件事我得谢谢你。” “谁是陈大明?”因为职业的缘故,刘云很难记住患者的名字,尤其是门诊的患者。 “那个让人打破头的。” “啊,对了,那个人特别逗,他是你朋友啊?” “对,是我朋友。”吴刚很正式地首肯。 刘云没说话,笑笑。 “你笑什么?”吴刚问。 “没什么,那人还跟我说,我要是丢钱包他……” “你心里肯定奇怪我的朋友怎么都是这样的人。”吴刚打断刘云的话。 “没有。”刘云说得也很肯定,但却是一句谎话,因为她心里想的的确是吴刚刚才说的那样。“我很高兴帮了你的朋友。”刘云的这句话也同样是真诚的,因为她是可以不在乎吴刚有什么样的朋友的。 “上来吧,我开车没问题。”吴刚说着递给挂在车把上的头盔,好像那是为刘云特意准备好的。然后也把自己的头盔拿在手上。 刘云看着吴刚的眼睛,马上就有了信任,她什么都没说,拎起自己的水果坐上了后座。吴刚戴好头盔,给上油门,摩托一下就窜出了好远。吴刚并不想因为刘云坐在身后而开得比平时慢。这也是他一辈子里几件不能改变或丢弃的事情之一——他喜欢有致命感的速度。 刘云为王教授的妻子检查过后,觉得问题并不像她原来想象的那么简单,但她也没有过分强调严重性,怕老人太担心。他们吃饭的时候,王教授问起刘云的医院是不是有心理科。刘云说只有神经科,其实她一直在等着王教授能再扯起关于耿林的话题,从她进门后,王教授问了为什么耿林没跟着来,然后就没再提起。而刘云也像以往一样,小心地说耿林进修去了。 “太不应该了,依我看心理科比神经科还重要。”王教授发着感慨。 “一般这类病人是归到精神病院的。” “可有些人还没到精神病的地步啊。”王教授越说越激动,刘云不明白他为什么非得跟她谈心理,她不过是外科医生。 “你别听他胡说,”王教授老伴儿插嘴道,“这老头儿最近像疯了一样,见谁跟谁谈心理学。” “我要是再年轻二十岁,我就再学心理学,然后在我们学校建个心理学系。” “您觉得心理学比计算机学重要吗?”刘云突然对这个话题发生了兴趣。 “您读过弗洛伊德或者荣格的书吗?”王教授问刘云。 “我在大学时读过《少女安妮日记》。”刘云老实地回答。离开大学多年,但在教授面前她还有做学生的心态。 “还不够,远远不够,你该读全部能找到的心理学书,我现在读的书都是这方面的。” “那您不搞计算机研究了?”刘云问。 “唉,我还带最后一批硕士生,完了以后就退休了。我能研究出来的东酉也都出来了,现在整个一个废物了。我这个脑袋,”说着他用枯瘦的手指指指自己的脑袋,“再也不会为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做什么贡献了。” 刘云笑了,她喜欢这位不居功自傲的老人。 “不过,我这个脑袋必须总得有新东西装进去,现在它馋心理学,那我就装。”王教授说到这儿,电话铃响了。他对刘云抱歉地笑笑,起身去另一个房间接电话。 “你知道这老头儿前段时间受了点刺激,”王教授的妻子对刘云解释说,“我们这儿邻居的一个小伙子,自学的计算机,很聪明,说出来的想法,让我们老头子直拍大腿。大约有半年时间了,这一老一小整天聊计算机。可是前不久,也就两个月吧,这小伙子午睡时服了安眠药,连遗书也没留就自杀了。” “没有原因?” “应该是有的,但谁又能知道呐,做父母的也不知道。” “有工作吗?” “有啊,在一个合资的工厂里,好像是一家美国合资的饼干厂。”王教授的妻子说到这儿,见丈夫又走回来,就没再往下说。 “你们接着聊,接着聊。”王教授的神色不像刚才那么飞扬。 “谁的电话?有什么事吗?”老伴儿也觉到了丈夫脸上的变化。 “一个学生,没什么事。”王教授振作一下精神,“我们接着聊。” 刘云看看表,很想再问问前段时间耿林有没有来过,但她打消了这个念头。她想,如果他来过,老人不会不跟她提起的。 “我想,我该走了。明天还得上班。”刘云说着站了起来。 王教授也马上站起来,但他把刘云又按到沙发上坐下。 “再坐会儿,少坐一会儿,还不是太晚。” 刘云笑笑,只好接着听王教授说。 “我说老头儿,你改天再讲吧,刘大夫明天还得上班呐。” “你说得很对,但我不会讲太久,尤其是涉及重要内容,我会讲得清晰明了简洁。别忘了我当了一辈子老师。” “有什么重要的?”老伴儿说。 “我要告诉你我这段时间读这些书的体会。”王教授没再管老伴儿的打扰,认真地对刘云说起来,“我觉得心理学最重要的意义是提醒人们别忽视症状。有好多没有心理学基础的人,能够感到种种不适,但重视不起来,因为他们不知道这种种症状会把他们带到何处。像我们邻居一个小伙子突然自杀了,他父母说没有缘由地自杀,这是不可能的。缘由被忽视了。”王教授说到这儿,看看刘云,刘云听得专注,他便接着讲下去了,而巴希望自己的这番话不白讲。 “另一方面我觉得心理医生很必要,但不重要。西方许多人几年甚至长达十几年去看心理医生,我想这太被动了。心理医生不要给你下结论的,这是对的。因为你头脑明白和心里懂是两回事,你头脑意识到了你的心理状态不良,不健康,还不等于你就能够改变了,因为,你改变的力量来自心里。所以西方好多人用这么多年去看心理医生,要完成的就是这个从脑到心的过程。但在中国没什么心理医生,而中国人又不是没有心理疾病,怎么办?”王教授故意停住了,不愧是讲了一辈子课的教授,他吸引了刘云。但刘云做梦也不会想到,王教授的话居然在她的潜意识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话后来几十次地涌现在刘云的脑海。 “有办法。我个人倾向的一种方法就是发泄,发泄出来。只要能发泄出来,没有心理医生的帮助也能完成从脑到心的过程,尤其是中国人太压抑,能够发泄出来的时候大都是在精神病院了,晚了。不管遇到什么事,发泄出来。发泄有可能让事情越来越糟,但积极的意义是事情向前进展了,你离结论越来越近了。这过程里所导致的后果快把你压死了,你必须找一条出路,这出路就是心懂,通过痛苦和疼痛的一种心懂。” “你别胡说了,要是不朝这条路去呐?你看看邻居小伙子往哪走的?”老伴儿担心地说。 “他那就是缺乏心理学熏陶,太晚了。”王教授回了老伴儿的话,又接着对刘云说,“心懂了,就有了新的心理状态,这时候生活就可以重新开始了。再也不是看什么什么没希望,看什么什么一团黑了。而失败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事。比如最常见的婚姻失败了,爱情失败了,都没关系,只要调整好心态,就能从别的事情上再实现自我价值,婚姻爱情怎么说也不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反过来说,事业也一样,事业上失败了,还可以从爱情中发现价值,等等吧。这就是我的心得,你觉得怎么样?”王教授像小孩儿一样问刘云,好像刘云现在是一个心理学权威。 刘云说不出话,但认真地点点头。 当王教授送刘云上了出租车,又回到家里时,老伴儿立刻责备他浪费别人时间,讲那些没用的事。 “你错了,老伴儿,”王教授说,“我讲的这些都是刘云现在以后最需要的提醒。” “刘大夫看上去可是好端端的一个人,我看不出她需要这样的提醒。” “你知道刚才是谁来的电话吗?”王教授问。 老伴儿摇摇头。 “耿林。” “从外地打来的?” 王教授又摇摇头:“他们分居了。” “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了?怎么这么轻易啊,一晃也是十来年的夫妻,怎么说分开就分开了。” “我已经告诉耿林抽空来一趟,我得开导开导他。心理问题,都是心理问题,一个女人再换一个女人,有什么用,新的就比旧的强吗?所有的女人都一样。” “你这么说话像个乡巴佬。” “我就是乡下出来的嘛。”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