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悲歌——石达开                  



                          第二章 洪秀全开创上帝会

    那帮村去贵县县城中途有个村庄,名唤赐谷村。村中有一户客家人,姓黄名为政,
祖上从广东花县迁来,勤劳垦荒,居然发了家。这时,正有两位表兄从广东来访。一位
是洪秀全,原名仁坤,这一年三十三岁了;另一位名唤冯云山,比秀全小一岁,都是广
东花县人。两人都曾读书应举,可惜屡试屡蹶,连个秀才也不曾取到手,只得屈充乡间
塾师,各自教几个顽童糊口。偏是秀全志趣高大,鸦片战争之后,目睹国势危弱,清室
昏聩,层层官员贪污腐败,惟知苛捐重税,残虐百姓。洋人则在广州横行霸道,洋烟充
斥,白银大量外流,国贫民困,农村凋敝,民不聊生,便有推翻满清重振汉家衣冠的想
法。
    可是理想虽高,却无从着手,镇日里在家中喃喃自语孟老夫子的话以解嘲:“故天
将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友人嘲笑道:“仁坤,你成天念这段孟夫子的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大任会降给你
这个穷教书的?”
    秀全道:“老兄别小看人,我这个塾师与众不同,我是要干大事的。中国积弱不振,
险象环生,非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人来担当挽救国家的大任不可,区区就有这个抱
负。我若上台,一不要皇帝,因为秦朝以前没有皇帝,那时的三皇五帝是神不是人;二
要杀尽贪官污吏;三是罢去一切苛捐杂税,与民更始;四则废去八股,由我来开科取士,
凡是读书识字的人都算秀才,都可以应试举人,月月有米有肉供给,还发十两银子膏火
钱,使他们可以赡家活口,专心读书,哈哈,大丈夫不当如是吗?”
    友人听了,都说:“洪仁坤想当秀才想疯了,连皇帝都不要了,若是县衙门里知道,
看不捉到官里去。”
    家人都劝秀全休要胡思乱说,以免惹祸,秀全闷闷不乐,和冯云山说了,云山笑道:
“你的抱负虽好,却需脚踏实地,满清二百年统治哪能就凭你一个人,说推翻就推翻了?
唐太宗和明太祖起兵时,都是手中有兵有将,才能举大事。你呢?总须有志同道合的人
聚少成多,蔚为一股势力,才能历尽艰难,逐步成事,切莫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
    秀全叹口气道:“哪里去找志同道合的人?”
    云山笑道:“我不就是一个吗?”
    秀全苦笑道:“你我至亲,又是见解相同,可以无话不谈;别人,你还不曾说推翻
满清,就说我疯了,还能谈得下去吗?”
    云山沉吟道:“此事性急不得,且慢慢的等待机会吧。”
    就在道光二十三年(公元一八四三年)秀全第三次去广州考试落第回家之后,无聊
之余,偶然翻阅了几年前从广州基督教传教士处得到的一套九卷本《劝世良言》,这套
书是把西洋《圣经》的主要内容融合中国文化而编释的。当时不曾注意,这次又重新拿
出来细阅。心中忽然触动,急忙邀了冯云山来,说:“云山啊,洋人到中国来传教,居
然也有不少人信了教。我想,我们何不也用基督教传教的名义,暗暗宣传反清的道理,
你看可好?”
    冯云山连连拍着前额,喜道:“表哥这个想法很有意思,这可是个好办法!”他大
致看了一下《劝世良言》,说道:“不过基督教是洋人办的,传教要受洋人辖制,如果
知道我们利用基督教反清,一定不会答应。不如利用他们的形式,另外创办一种宗教。
基督教的独一真神是上帝,上帝的儿子是耶稣,我们这个教也可以有上帝有耶稣,可是
我们不叫基督教,另外取个名称,他们就管不着了。”
    秀全脱口而出道:“那末就叫拜上帝会吧。”
    “好,就叫拜上帝会,比基督教更好懂。”
    洪冯两人仔细读完了《劝世良言》,翻来复去,琢磨了又琢磨,修修改改,变成了
洪冯拜上帝会的教义,云山仍觉不满意,说道:“洋人传教,信教的人不过是受一回洗
礼,按时去教堂做个礼拜,还可以得到洋人施给的小恩小惠。有那邪恶小民,倚仗洋势,
欺压官府良民,得到的好处多,自然入教的也就踊跃了。可是我们传教,能用什么吸引
人入教呢?”
    洪秀全道:“不难,天下信佛的人那么多,无非为了求菩萨保佑今生,造福来世。
我们不相信轮回来生之说,可以宣传今生今世入了拜上帝会有如何如何好处,迷信鬼神
的人自然就会听我们布道了。”
    云山摇摇头道:“这还不够,充其量不过是个普通信徒罢了。你若号召他们去造反,
去推翻清朝,赶走鞑子,那就会把他们吓跑了,很少有人会跟我们走。因为知道我们不
过是一介草民,手中无兵无势,不过是白日作梦罢了。”
    “那末怎么办呢?”
    云山平日天文、地理、兵书、史书无所不读,不慌不忙道:“坤哥,我们现在犯难
的事,千百年前的古人都已有了解决的办法了,叫做‘神道设教’。你还记得秦朝末年
陈胜、吴广起兵的故事吧?陈吴二人不过是押了九百名丁壮去远方戍边的小吏,大雨误
了期,必将与戍卒一同斩首,于是想到不如带领众人造反,又怕他们反对,便在鱼肚里
塞了一块白布,上面用红丹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吴广又偷偷伏在草丛中,装神弄鬼,
学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众人以为陈胜果然上应天命,便拥戴陈胜、吴广为首,
起兵反秦。后来刘邦举兵反秦,也造了一段神话,说他曾经杀了一条拦路的蛇,后来一
个老婆婆当道夜哭,说是她的儿子白帝子化为蛇,被赤帝子杀了,显得刘邦上应天命以
鼓动人心。我们何不也学古人的样,以神道设教,使相信鬼神的教徒,心悦诚服地跟我
们举大事。”
    秀全大喜,两人关门闭户窃窃商议了多日,胡诌了一段神话,说是洪秀全做了一场
古怪的梦,梦中成为上帝的第二个儿子,耶稣的胞弟,奉上帝之命降凡斩妖,主宰天下,
为民造福。两人又去广州礼拜堂,学会了基督教的种种仪式,并且熟读了《圣经》中
《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洋为中用,将鼓吹贫者安分守己维护现存制度的基督教,
改变为灌输叛逆思想唤起群众觉醒,以致力于推翻满清皇朝的拜上帝会。这两位创教的
先知先党,虽然志同道合,年龄相若,可性格各异。洪秀全举止端方,面容严肃,平常
正襟危坐,目不邪视,走起路来迈起八字方步,俨然是一位遵礼守法的道学先生。冯云
山则精明干练,博学多才,做起事来机敏沉毅,坚忍不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秀全是理想家,未免有些迂执;云山是实干家,能将理想化为现实。虽然性格不同,却
相辅相成,合作得很好。
    拜上帝会在洪秀全老家花县官禄佈村传教之初,隐去反清的本意,只说天下将有大

劫大难,洪秀全是上帝次子的化身,来人间为救世主,劝喻众人入教,可以消灾难,登
天堂。可是乡亲们都当他们疯了,一个平平凡凡从小看他长大的洪仁坤,怎么突然变成
了上帝的儿子?洪秀全出师不利,有些泄气,冯云山笑着劝他:“家乡的人都认得我们,
说不得假话,不如到远处别人不知底细的地方,方才会有人相信。”洪秀全想起了广西
贵县赐谷村有几家表亲,便在这一年的九月,第一次来到赐谷村黄为政家。可是这里的
乡邻也清楚洪冯二人是黄家的表亲,说什么也不相信秀全是上帝的儿子下凡,有的乡绅
还说他们谣言惑众,意图不轨,他们只得停止了传教活动。秀全不能长住黄家,只得回
广东去。云山却不死心,他要去别处另辟天地,没有洪秀全在旁,也许更能使传教带上
神秘色彩,使人更易信服。
    当洪秀全在道光二十七年八月重来广西——也就是本章故事开头的时候,冯云山已
在桂平县紫荆山地区站住了脚。他身无分文,脱去长衫千辛万苦当雇工,做苦力。在山
中农民和烧炭工中间宣传劝人为善的教义,并且竭力渲染洪秀全奉上帝之命下凡诛妖的
神话,竟然在紫荆山和山南金田村一带发展了三千多名教徒。当然只有杰出的农民领袖
杨秀清和萧朝贵才知道拜上帝会的最终目的是推翻满清统治。云山学识广博,风度谦和
诚笃,又善于将拜上帝教与儒家经书融会贯通,赢得了桂平县大冲村地主曾玉珍的信任,
聘他为塾师。云山有了教书的职业作掩护,更能周旋于地主、富户之间,向有钱人传教。
    洪秀全去大冲村曾家与冯云山会了面,又同去紫荆山与众多拜上帝会会员相见,那
些虔诚的信徒欢喜得几乎发狂了,纷纷匍匐在教主足下乞求降福。洪冯二人成了拜上帝
会万众一心团结凝聚的力量源泉和崇拜的偶像。秀全为了进一步扩大拜上帝会的影响,
带领教徒在紫荆山周围乡镇发动捣毁庙宇神像的运动,加深了教徒对上帝的崇拜和对洪
冯的信赖。云山和秀全商量,欲举大事,仅靠紫荆山和金田村的教徒还不够,此时天地
会起义已在广西全省展开,他们决定乘机向附近各县扩展影响,建立新的拜上帝会活动
基地,于是在重阳节后首先回到了贵县赐谷村。表弟黄为政和表妹黄宣娇——就是后来
的洪宣娇,热情地款待了他们,为政兴奋地说道:“你们若在贵县传教,最好先去北山
那帮村找石达开,这个人虽然只有十六岁,却是个奇才,人称‘石相公’,最近刚刚做
了一桩哄动本县的大事,赤手空拳竟然斗倒了北山大财主刘垂道。那胆量,那气魄,可
了不起,若是说得他入会,必是个好帮手。”
    秀全将信将疑道:“十六岁的少年,竟有这等能耐,倒要亲眼去看看。”
    云山笑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初生之犊,勇气百倍,正是成大事的时候。唐太宗
李世民劝父亲李渊起兵的时候,不是也只有十八岁吗?我们明天就动身去那帮村访晤石
达开吧。”
 

                                 下一页  回目录  在线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