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书库 > 王跃文:大清相国 > |
七十七 |
|
高士奇摇头而叹,竟也落泪起来。 管家高大满想进来禀事儿,见下人们都站在外头,也不敢进门,悄悄儿问怎么了。高士奇在里头听见了,喊道:“大满,进来吧。” 高大满勾着身子进门,见光景不妙,说话声儿放得很低:“老爷,门房上传着,说俞子易来了。” 高士奇说:“俞子易?叫他进来吧。” 高大满点点头,出去了。高士奇让夫人进去,她眼睛红红的,让人看着不好。 京城场面上人如今都知道俞子易这个人,不知道他身家几何,反正宣武门外好多宅院和铺面都是他的。外人哪里知道,俞子易不过是替高士奇打点生意的。他俩的生意怎么分红,别人也都不知道。就是高府里头的人,也只有高大满听说过大概,个中细节通通不知。 高大满领着俞子易进来,自己就退出去了。不用高士奇客气,俞子易自己就坐下了,拱手请安:“小弟好几天没来瞧高大人了。” 高士奇说:“你只管照看生意,家里倒不必常来。老夫是让皇上越来越看重了,你来多了,反而不好。” 俞子易说:“恭喜高大人。小弟也是个晓事的人,日后我只在夜里来就是。” 高士奇脸上微露笑容:“子易是个聪明人,知道官场里的讲究。说吧,有什么事?” 俞子易说:“酸枣儿胡同去年盘进来的那个宅子,如下有了下家,价钱还行,是不是脱手算了?” 高士奇笑眯眯的望着俞子易,说:“子易,我是相信你的。” 俞子易迎着高士奇的笑眼,望了会儿,心里不由得发虚。他似乎明白,高士奇说相信他,其实就是不太放心,便赶紧说:“小弟感谢高大人信任,小弟不敢有半点儿私心。” 高士奇点头说:“我说了,相信你,生意上的事,你看着办就是了。” 高士奇不再说生意上的事,抬手朝北恭敬地说起皇上。朝廷里的任何事儿,俞子易听着都像发生在天上,嘴巴张得像青蛙。眼前这位高大人,实在是了不起,简直就是他心目中的皇上。高士奇说了许多皇上明察秋毫的事儿,俞子易感觉到的倒不是当今圣上的英明,而是“要使人莫知,除非已莫为”的道理。他暗自交待自己,千万不能糊弄高大人,不然吃不了兜着走。 21陈廷敬照着从二品官饮差仪卫出行,乘坐八抬大轿。官做到陈廷敬的份上,在京城里头准坐四抬轿子,出京就得坐八抬大轿,还得有两人手持金黄棍、一人撑着杏黄伞、两人举着青扇、外加六个扛旗枪的。一行总有二十几人,甚是威风。 陈廷敬不论啥时出门,大顺、刘景、马明三人,总是不离身前左右的。他们仨都是陈廷敬从山西老家带来的,最是亲信。大顺心眼儿细,腿脚儿快,自是不用说的。刘景、马明二人自小习武,身上功夫十分了得。他俩这些年都呆在京城里,只是早晚接送老爷,拳脚没地方使,早忍得浑身痒痒的。这回听说要去山东,心里很是欢喜。 大顺背着把仲尼琴,骑马随行在轿子旁边。这把仲尼琴是陈廷敬离不得的物件,他每天总要抚弄几曲。在家的时候,夜里只要听着琴声,合家老小都知道老爷书读完了,快上床歇息了。要是哪天总不听见琴声,就知道老爷回家还在忙衙里的事情。 大顺也高兴这回能出门长长见识,喜不自禁,说:“老爷,我随您这么多年,可是头回瞧着您这么威风凛凛!” 陈廷敬在轿里说:“这都是朝廷定下的规矩,哪是什么威风!” 大顺又问:“那么微服私访,难道只有戏里头才有?” 陈廷敬笑道:“古时倒也有过这样的皇上,不过多是戏里的事。也有人照着戏里学,那是哄人的,欺世盗名而已。” 一路逢驿换马,遇河乘舟,走了月余,到了山东德州府境内。忽见前面路口站着好多百姓,陈廷敬甚是纳闷,问:“那些百姓在那里干什么呀?” 大顺提鞭策马,飞跑前去,原来见百姓们都提着竹篮,里面放着鸡蛋、水果、糕点等各色吃食。大顺问:“老乡,你们这是干什么呀?” 有人回答说:“我们在等候巡抚富伦大人!” 大顺正在纳闷,来不自细问,百姓们都跪下了。原来陈廷敬的轿子过来了。百姓们高声喊道:“感谢巡抚大人!巡抚大人辛苦了!” 陈廷敬下了轿,问道: “乡亲们,你们这是干什么呀?都起来吧!” 百姓们彼此望望,慢慢站了起来。一位黑壮汉子说道:“巡抚大人,要不是您筹划得法,救济有方,今年咱们哪有这么好的收成?咱们听说巡抚大人今儿要从这里经过,早早儿就候在这里了。” 一位白脸汉子说:“咱们百姓只想看一眼父母官,只想让父母官喝口水,表表我们的心意。” 陈廷敬笑道:“你们怎么知道我是巡抚大人呢?” |
|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 在线书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