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书库 > 张炜:野地与行吟 >
二十六


  就这样,我决定了并且动手整理一本小书了。

  我认为少年时期也许写下了自己最重要的文字。从艺术的本质而言,我想可能会是这样。出版这本书的勇气竟然是这片土地给我的——站在这儿,我再也不担心误解和挑剔,心中充满喜悦。更奇怪的是我真正认识了它们、明白了它们,还是我归来之后。

  原来一个作者不仅需要到泥土上寻找他的新歌,而且还需要到泥土上去鉴别他的旧歌——他需要到一片土地上去获得一种能力——对美的本质的追寻和认同。

  我常常看到那些对于雕饰和浮靡、对于沾沾自喜的小技、对于不劳心力的乖巧……的忘情的由衷的赞许。我想要远离这些浅见和误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回到土地上去,去领略它的原色原力,感受并吸取它的体息,倾听那种遥远而又切近的声音。我回到了出生地,我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件简单而又自然的事情。那些旧作是我昨天匍匐在泥土上写成的,后来将它捆到背囊里匆促而去。多少年过去了,回头审视,竟觉得陌生和简陋。我忽略掉了最珍贵的东西——源于生命的真切和直率、饱含着心汁和血肉的忘情吟唱。

  好在回到这片土地上之后,我又不失时机地、幸运地将它找到了。

  我很快编出了一本小书。集子中最早的一篇作品,离我正式发表作品的时间还要早上七年。我尽可能使它们保持原貌,尽可能不动一字;如果确要更动,就在篇末注上时间。我这时才明白,原来的担心是多么不必要,多么幼稚。我在后记中写道:“我的任何时候的作品,都只代表了我自己的水准,那是任人评判的。另外,它毕竟只是我全部旧作的十分甚或二十分之一,它实在只是一种带有悲悼意味的追念。它同时也表明:那一段失去了的青春年华将永不再来!”

  这对于我是一次深刻的、动心的总结。我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离开土地已经很久了。土地上的人、各种蓬勃生长的事物,我开始疏远了,背离了。我的双脚在这二十年里也在广阔的乡村和城市间奔走,但驻足谛听和感知领悟的时间没有了。书斋生活既给我滋养,又消磨我的灵性。从这本小书往后翻,直翻到近年新作,就可以发觉它们在越来越技艺化的同时,也正在渐渐消失一种生命的绿色。一个作者艺术生命走向衰败和死亡的过程,差不多无一例外是这样的。形式、技艺、经验……一切都遮盖不去另一种苍白。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第一本书中恰恰也包含了最好的东西。

  因为它贴近了土地和人。

  在龙口的这段时间,我投身到日常工作中去。新的工作、新的创作计划、新的文学朋友,一起走向了我。基层让人应接不暇的新故事新意绪,每时每刻都作用于人。这些琐碎的如同河水一样流动不停的日子里,一个健康的人就可以培植起什么。启示在默默中产生了。到底要记录什么?还要记录什么?第一本书叙说着昨天真实而朴素的感受,与今天遥遥相对;我的目光透过它望向明天,才会看得更远。

  一年之后,也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本书出版了,它恰逢我发表作品十周年。不是它的作者,大概很难体会到那种心情。它背后藏下的是一段长长的岁月,是各种各样的写满了字迹的纸页,是痛苦也是欢乐。这本书是我自己的一个小小纪念,并会长留心底;同时又是我献给亲爱的读者——特别是那些在文学之路上刚刚举步的朋友们的。

  接着传来的消息是让人难忘的:书店的同志讲,在我的几本书中,它是卖得最快的一本;很多读者说,他们喜欢这本书甚至超过了我后来出版的反响较大的书;出版社在短时间内决定重印这本书……一个作者还需要什么?这实在是最大的安慰和回报了。不过,我深知支撑着这本小书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那就是土地的精神。

  我将一生不离开这片土地……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  在线书库